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城寂寂枕江湄,万室烧馀事可悲。
故老归来泣环堵,行人伫立问遗基。
年华祗觉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
依旧汉傍春事好,野桃开尽暖风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和人民的悲惨遭遇。首句"孤城寂寂枕江湄",通过对一座孤独无声的城堡依傍在江边的情形,勾勒出一个被废弃的战场图景。"万室烧馀事可悲",则点出了战争所带来的毁灭与哀伤,每一间房子都有着不幸的故事。
接下来的"故老归来泣环堵"和"行人伫立问遗基",展现了老人们回归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过客们对于这些被毁灭遗迹的好奇询问。时间流逝,岁月更迭,"年华祗觉凋容鬓"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头发渐白的感慨。
然而,在这荒凉之中,自然依旧美丽如昔。"花鸟何曾管乱离",意味着即便是在战争的混乱与离乱中,花开鸟鸣,也不受影响,保持着它们自己的节奏。而最后两句"依旧汉傍春事好,野桃开尽暖风迟",则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现实中的自然之美的一种肯定。这里的“汉傍”指的是古代的汉朝,而“春事好”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段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依旧存在的自然之美的欣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出战争与和平、毁灭与生命力的鲜明对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仍存美好的肯定。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梦里相逢竟是非,人生皆梦亦何疑。
花边置酒行杯速,石上听泉得句迟。
千里幸能申阔积,一欢何必是前期。
谛观石火光中事,虑不长于未觉时。
世人应未到,若士或曾游。
岸隔千峰秀,门临万濑愁。
蜺旌疑可迟,丹洞拟深投。
归去誇尘侣,城闉鹤暂留。
弱岁承蘋藻,慈和内政惇。
辛勤立门户,寿考见曾孙。
宠秩官封贵,徽音琬琰存。
新阡卜何许,当可万家屯。
山云倏忽自晴阴,积雨门楥蔓草侵。
一带清川供极目,千重沓嶂伴微吟。
雄鸠鸣处园林密,白鸟飞来沟水深。
麦秀桑柔夏方永,不堪时序苦侵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