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弱岁承蘋藻,慈和内政惇。
辛勤立门户,寿考见曾孙。
宠秩官封贵,徽音琬琰存。
新阡卜何许,当可万家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之母,余夫人的形象。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又不失典雅,通过对其一生美德和晚年幸福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余夫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弱岁承蘋藻,慈和内政惇。”此两句表明余夫人自幼承袭家风,具备温柔敦厚的品格,管理家庭事务时显得特别体贴入微。
“辛勤立门户,寿考见曾孙。”这两句则写出了她在家族中的贡献,她不仅建立了稳固的家庭基业,而且活到了高龄,能够看到自己的曾孙,这是古代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象征。
“宠秩官封贵,徽音琬琰存。”这里提到余夫人可能因其子或夫之功而获得的荣耀,同时她的美好声誉也被后世所传颂。"徽音琬琰"指的是余夫人的美名和美好的声音都留存于世。
“新阡卜何许,当可万家屯。”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余夫人安息之地的祝愿,希望她的墓地能够得到吉祥的地点,最终使得后代子孙繁衍兴旺,如同万户人家聚居一处。
整首诗通过对余夫人的生平与德行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位德高望重者的深切悼念。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山云倏忽自晴阴,积雨门楥蔓草侵。
一带清川供极目,千重沓嶂伴微吟。
雄鸠鸣处园林密,白鸟飞来沟水深。
麦秀桑柔夏方永,不堪时序苦侵寻。
落日边书急,秋风战鼓多。
私忧真过计,长算合如何。
尽敛清淮戍,仍收瀚海波。
栖迟一尊酒,幽恨满关河。
众岭莽回互,古刹藏乔林。
平川一目尽,列岫千重深。
昔人几经历,我辈复登临。
山川谅不改,徒伤怀古心。
磊落生平志,酣歌万虑空。
名从敦朴重,家为克勤丰。
谁与莱衣戏,唯馀杖萼红。
素车惭有阻,挥泪洒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