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其二)

四载驱驰一念馀,朝天归阙两何如。

了翁徒奉便宜诏,德秀终思衍义书。

岂有忠言垂国史,漫劳资政宠戎车。

单骑已逊汾阳久,市骏休言自隗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

首句“四载驱驰一念馀”,描绘了长时间的奔忙和努力之后,只剩下最后一丝坚持。接着,“朝天归阙两何如”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朝堂与归家之间,如何做出选择,体现了诗人的矛盾心理。

“了翁徒奉便宜诏,德秀终思衍义书。”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了翁”,指宋代的名臣赵抃,以清廉著称;二是“德秀”,可能是指唐代的名相张九龄。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正直的追求,以及对某些官员只求便利而忽视原则的批评。

“岂有忠言垂国史,漫劳资政宠戎车。”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正直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忠言应当被历史铭记,而非仅仅为了权势和地位而行动。

最后,“单骑已逊汾阳久,市骏休言自隗初。”引用了汉代名将李广和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勇气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未能像古人那样显赫,但依然坚守着内心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以及对忠诚、责任和正直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其三)

当年簪笔羡瀛洲,此日天章动碧流。

番岭人才供一代,曲江金镜表千秋。

干戈满目惭迂腐,蝉冕惊心惜赘疣。

自继莱公称北锁,几从范老学先忧。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季春十三繇牙山之雷海闻西师已下高凉

三山咫尺望中临,一往遥应彼岸寻。

高广安知天海际,虚无独见水云阴。

宗风万里飞前浪,祖楫中流趁夙心。

此去乘桴人共喜,繇来作楫汝当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十七晚抵乐民是夜宿所内旧栖凄然有述

三年回首梦中求,物是人非满旧愁。

城郭凄深春寂寂,风烟黯淡日悠悠。

此时再识依梁燕,到处频惊望月牛。

谁为所思终不见,却教海角恨长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二十一立夏

春去天涯似客行,征人一倍远愁生。

斗魁玉柄东南异,溟海薰风晓夜迎。

遂有三时绳太皞,已赊旬日待朱明。

细看物候如环转,何用年年动别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