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

白日只如哭,黄泉免恨无。

身闲甘旨下,白发太平人。

同游芳草寺,见示白云诗。

犹祈启金口,一为动文权。

深山寺路千层石,竹杖棕鞋便可登。

形式:

翻译

外家虽然出身皇室,但当前并无亲近势力。
阳光照耀如同哭泣,希望在黄泉之下不再有遗憾。
享受清闲,满足于粗茶淡饭,我已是年迈的太平之人。
一同游览芳草寺,他展示了他的白云诗篇。
仍祈求您开口,能因您的文章而触动权贵。
深山寺庙之路层层叠石,仅需竹杖棕鞋就能攀登。

注释

外家:指皇室外戚。
当路:有权势的人。
无亲:没有亲近的关系。
黄泉:阴间,死后世界。
恨无:没有遗憾。
甘旨:美味的食物,这里指简单生活。
太平人:指社会安定时期的人。
芳草寺:以花草命名的寺庙。
白云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诗歌。
启金口:用尊贵的言辞。
动文权:影响或改变权力。
深山寺路:偏远山区的寺庙道路。
千层石:山路崎岖,石头众多。
棕鞋:用棕榈叶制成的鞋子,适合山地行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开篇“外家虽是帝,当路且无亲”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即便是在尊贵如皇室的家族中,行走在尘世间也难寻真挚的亲情。“白日只如哭,黄泉免恨无”则形象地描绘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哀伤,以及面对生死时的释然。

“身闲甘旨下,白发太平人”一句,通过“甘旨”(美味的食物)和“白发”(头发变白)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享受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无常的感慨。这里的“太平人”暗示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着,“同游芳草寺,见示白云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游历自然之美,并在一座幽静的佛寺中发现或欣赏到描绘白云的诗句,这里“白云”象征着自由和超脱。

最后,“犹祈启金口,一为动文权。深山寺路千层石,竹杖棕鞋便可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学问或文学创作的追求,以及对挑战自我极限的渴望。“深山寺”、“千层石”等意象构建了一种险峻而又引人向上的自然环境,而“竹杖棕鞋便可登”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决心和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九嶷山

鼎湖冠剑有遗踪,晋汉真人羽化同。

九转药成丹灶冷,五车云去玉堂空。

仙家日月蓬壶里,尘世烟花梦寐中。

徒有旧山流水畔,老松枝叶苦吟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夜泊武昌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月生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

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

不见夜花色,一尊成暗酒。

匣中苔背铜,光短不照空。

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

形式: 古风

苦雨

自念数年间,两手中藏钩。

于心且无恨,他日为我羞。

古老传童歌,连淫亦兵象。

夜梦戈甲鸣,苦不愿年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