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缶歌

鸟卵其形口在腹,腹椭口弇德能畜。

制贻太古匪今俗,坎离既济质惟朴。

用缶鼓缶羲经卜,浑仑善好无薜暴。

土蚀万年黝以穆,寿逾金石贵珠玉。

簠簋敦彝下风伏,徒纪癸丁及仲叔。

陶于河滨此其躅,承浆酌酒来百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古陶缶歌》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描绘陶缶的形象与用途,展现了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首先,诗人将陶缶比喻为“鸟卵”,形象地描绘了其形状,同时指出“口在腹”的特点,暗示了陶缶的实用性和设计的巧妙。接着,诗人赞美了陶缶的质地——“质惟朴”,强调了其原始而自然的美。进一步,通过“坎离既济”这一哲学概念,表达了陶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平衡和谐的理念。

“用缶鼓缶羲经卜”一句,揭示了陶缶在古代社会中的多功能性,不仅用于盛放食物或水,还可能作为祭祀或占卜的工具。诗人通过“浑仑善好无薜暴”强调了陶缶的简洁与美好,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朴素的美学观念。

“土蚀万年黝以穆,寿逾金石贵珠玉”两句,赞美了陶缶的持久耐用,即使经过千年的侵蚀,依然保持其深沉的色泽,比金石更珍贵,比珠宝更难得。这不仅是对陶器工艺的赞扬,也是对时间考验下的文化遗产价值的肯定。

最后,“簠簋敦彝下风伏,徒纪癸丁及仲叔。陶于河滨此其躅,承浆酌酒来百福。”诗人通过列举簠簋、敦彝等古代礼器,以及在河畔制作陶器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陶缶在古代礼仪和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同时,通过“承浆酌酒来百福”表达了陶缶在庆典和祭祀中带来的吉祥与祝福,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古陶缶歌》不仅是一首对古代陶器艺术的赞歌,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陶缶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价值。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董邦达秋山红树

云表苍峰迥不群,风翻红叶落疑纷。

画禅惯解开生面,古淡中馀锦绣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张宗苍雪溪飞瀑

珠贝林柯薝卜园,琉璃殿阁玉为垣。

飞流不共寒江冻,为识云中别有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瑞叶舞风翔,新年第一祥。

宵衣欣我慰,宝穑卜其康。

疏密弥夐宇,高低积素光。

试灯增玉丽,祈岁协金穰。

恰映宜春帖,应成志喜章。

豫齐均待泽,翘望逮江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祈谷斋居

大祀重初辛,清斋洁意身。

幸看田积玉,恰应日临人。

咨政常多愧,求贤若可亲。

敬勤随岁永,忧乐后先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