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老为期

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

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

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

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

闭目常闲坐,低头每静思。

存神机虑息,养气语言迟。

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

自惭无一事,少有不安时。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年华易逝的感慨。开篇“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直接点出了主题,诗人没有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延伸到老年,却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开始变白。这强烈的对比突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生命易逝的真理。

“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感受,表明诗人本希望能避免早死,却发现自己已经步入老年,这种转变来的太快,几乎让人来不及反应。

然而在“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中,诗人通过梦境的不可捉摸和对未来身体状况的无知,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恐惧。

接下来的“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则转向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诗人选择了远离世间的种种忧虑,而是在简朴生活中寻找幸福,这里的“三乐”通常指的是少欲、知足、淡泊名利。

在后面的几句中,“闭目常闲坐,低头每静思。存神机虑息,养气语言迟。”诗人描述了自己追求内心平和与宁静的生活状态。这是通过冥想和节制自己的言行来实现的。

“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则展示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喜欢在出行时带着书箱(装有诗文),而睡觉前则会用酒作为枕头。这里的“酒卮”可能是指将小杯或壶中的残酒倒入碗中,作枕,这既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不舍。

最后,“自惭无一事,少有不安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平淡而没有太多成就的生活感到些许羞愧,但同时也享受着这种简单且少有不安的日子。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短暂的反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岁月流逝时所体验到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如何生活出一番自己的理解。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

去岁清明日,南巴古郡楼。

今年寒食夜,西省凤池头。

并上新人直,难随旧伴游。

诚知视草贵,未免对花愁。

鬓发茎茎日,光阴寸寸流。

经春不同宿,何异在忠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书事咏怀

官俸将生计,虽贫岂敢嫌。

金多输陆贾,酒足胜陶潜。

床煖僧敷坐,楼晴妓卷帘。

日遭斋破用,春赖闰加添。

老向欢弥切,狂于饮不廉。

十年闲未足,亦恐涉无厌。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引起题重为联句疲兵再战勍敌难降下笔之时冁然自哂走呈仆射兼简尚书

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难并。

借问低眉坐,何如携手行。

旧游多过隙,新宴且寻盟。

鹦鹉林须乐,麒麟阁未成。

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墙低山半出,池广水初平。

桥转长虹曲,舟回小鹢轻。

残花犹布绣,密竹自闻笙。

欲过芳菲节,难忘宴慰情。

月轮行似箭,时物始如倾。

见雁随兄去,听莺求友声。

蕙长书带展,菰嫩剪刀生。

坐密衣裳暖,堂虚丝管清。

峰峦侵碧落,草木近朱明。

与点非沂水,陪膺是洛城。

拨醅争绿醑,卧酪待朱樱。

几处能留客,何人唤解酲。

旧仪尊右揆,新命宠春卿。

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青林思小隐,白雪仰芳名。

访旧殊千里,登高赖九城。

酂侯司管钥,疏傅傲簪缨。

纶綍曾同掌,烟霄即上征。

册庭尝接武,书殿忝连衡。

兰室春弥馥,松心晚更贞。

琴招翠羽下,钩掣紫鳞呈。

只愿回乌景,谁能避兕觥。

方知醉兀兀,应是走营营。

凤阁鸾台路,从他年少争。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六十六(其一)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

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

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

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

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

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