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其一)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

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

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

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

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

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活到七十六,此生已无多可谈。
常因哀悼事物消亡,又庆幸自身尚在。
如何能让头发依旧乌黑,怎能让双眼不昏花。
昔日朋友都已离世,只剩曾孙陪伴左右。
身体消瘦觉得腰带沉重,衰老使我鬓发如雪般繁多。
面对老病,又能如何应对,唯有寄托于空门寻求解脱。

注释

七十欠四:指七十六岁。
物故:事物的消亡或人的去世。
交游:交往的朋友。
拱木:形容朋友都已老去,如同围绕四周的墓碑。
腰金重:比喻身体瘦弱,腰带显得沉重。
鬓雪繁:鬓发白如雪,形容年老。
空门:佛教,这里指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自述自己的晚年生活状态。诗中“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和生命的感慨,不再过多计较。此后“每因悲物故,還且喜身存”则透露出诗人虽然对世事有所感伤,但更庆幸自己还能活在世上。

“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青春和视力清明的渴望,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理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衰老的无奈与抗拒。

“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则描绘了一种亲情和谐、晚年得以享受家庭温馨的景象。这里的“拱木”是比喻友人之间的关系如同树木般坚固,而“婢仆见曾孙”则显示了家族延续,诗人得以看到自己的子孙满堂。

接下来的“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则是对身体状况的自我描述,“腰金重”形象地表达了体态的衰老,而“鬓雪繁”则是头发变白的生动写照,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自己身心变化的深刻感受。

最后,“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表明了诗人面对晚年疾病的无奈,以及对于生命终点的坦然接受。这里的“空门”可能指的是道教或佛教中的出家之门,也可能是比喻生命终结后的虚空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晚年的多方面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于生活、友情、家族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六月三日夜闻蝉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分司初到洛中偶题六韵兼戏呈冯尹

相府念多病,春宫容不才。

官衔依口得,俸料逐身来。

白首林园在,红尘车马回。

招呼新客侣,扫掠旧池台。

小舫宜携乐,新荷好盖杯。

不知金谷主,早晚贺筵开。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因招梦得宾客兼呈思黯奇章公

性与时相远,身将世两忘。

寄名朝士籍,寓兴少年场。

老岂无谈笑,贫犹有酒浆。

随时来伴侣,逐日用风光。

数数游何爽,些些病未妨。

天教荣启乐,人恕接舆狂。

改业为逋客,移家住醉乡。

不论招梦得,兼拟诱奇章。

要路风波险,权门市井忙。

世间无可恋,不是不思量。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

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

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

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

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

莫道如云稼,今秋云不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