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独自坐在深邃的竹林之中,轻弹琴弦,同时发出悠长的啸声。这里的“幽篁”指的是竹林中的隐蔽和安静,而“弹琴复长啸”的动作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淡与自在。
“深林人不知”一句,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身处的人迹罕至之地。这个环境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纯粹,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明月来相照”则是对这一刻美好景象的描绘。明亮的月光洒在竹林中,为夜色增添了一抹柔和之色,也映照着诗人的琴声与啸声,形成了一个和谐而完美的艺术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对心灵深处的宁静所在的追求。
不详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
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埽,畏有山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