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赵公殉难诗

呜呼国再亡,其亡岂天作。

亡以一贼臣,仓皇弃君父。

半夜开国门,三宫不遑顾。

诈言奉太后,行间犯霜露。

屠毒我民人,豺狼宁有数。

疾攻广德城,相公肆虓怒。

太守抗凶威,矢石下如雨。

为国诛元憝,众心恐不固。

勖哉为国殇,有身白如瓠。

腐肉何芬馨,乌鸢俾含哺。

七尺即金汤,作气无朝暮。

畿南股肱郡,死守非无故。

颈血直射天,贼臣亦崩惧。

亦以死吾民,代之齿力锯。

至今旄与倪,涕泣犹缟素。

与彼梅花岭,衣冠两封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知州赵公殉难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知州赵公在国家危难之际英勇牺牲的描述,展现了赵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爱护。

诗中首先感叹国家再次灭亡,不是天意所致,而是因为一个奸臣的背叛,导致皇帝和皇后仓皇逃亡。接着描述了半夜时分,国门被打开,三宫无人顾及,奸臣谎称护送太后,实则趁机犯霜露,残害百姓。诗中形象地描绘了奸臣的残忍,将百姓视为豺狼,无法计数。然后提到奸臣指挥军队攻打广德城,相公(可能指当时的官员)愤怒地抵抗,太守也勇敢地对抗敌人的凶威,箭石如雨般落下。诗中赞扬了为国而战的勇士们,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令人敬佩。特别提到了一位勇士,他的身体像白葫芦一样,英勇地为国捐躯。诗中还通过比喻,形容腐烂的尸体散发出的恶臭,引来了乌鸦啄食,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

接着,诗中描述了广德城的防守,即使面对敌人猛烈的攻击,守军依然坚守阵地,英勇战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国家和人民。诗中提到,广德城的地理位置如同坚固的城墙,无论何时都充满着保卫国家的决心。最后,诗中对比了广德城的英勇守卫与那些因战争而死亡的普通百姓,表达了对他们的哀悼之情。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梅花岭上的衣冠冢,象征着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尊严而牺牲的英雄们的纪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赵公及其同僚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英勇行为,以及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英雄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赠别朱二陶

与君结相知,一见即胶漆。

是我直谅友,为心何笃实。

谗言日以起,所忤人非一。

君乃爱楚狂,狂歌有得失。

秃鹜啄凤凰,口血乾无日。

毛羽何摧颓,交亲笑且咥。

都蔗不可杖,徒然甘如蜜。

蛇床不可怀,能乱薇芜质。

白璧难久完,夜光天所嫉。

努力为不才,片言杀身毕。

吾友罕夹辅,君行复仓卒。

士败气不挫,玉碎光逾出。

妖蛊仅一时,吾道戒淫泆。

君去我益孤,相思成疢疾。

无人为禦侮,所恃两贤匹。

季心一手援,鲍宣复相恤。

握手立斯须,慷慨情洋溢。

弱龄学古道,垂老犹骄逸。

补过兹不暇,君其加诸膝。

君子爱同类,岂敢为私昵。

恺悌毋信谗,所望诸侨肸。

临岐路涟涟,风叶为萧瑟。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从军行

我亲疾痛馀,颐养少甘毳。

手足苦不仁,扶持赖两弟。

为国弃庭闱,此行伤进锐。

七尺遂许人,天年不遑计。

远惭狗屠者,好勇诚吾蔽。

亲日既苦短,喜惧心徒系。

豪杰贵先人,奋扬在乘势。

利剑苟在掌,即可操宰制。

获报君父雠,于孝乃不细。

努力赴戎行,介胄不挥涕。

上天悯苦心,所希锡智慧。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赠王给事(其一)

君家临大河,龙门仅数武。

生长飞浮山,耕牧安瘠土。

西河溯遗风,咏歌三百五。

小序乃国史,得失于焉取。

周南本根地,厥惟夏阳古。

太姒窈窕姿,宫人所歌舞。

洋洋雎鸠篇,房中以为祖。

君诗兼风雅,哀乐有规矩。

后妃与琴瑟,文王与钟鼓。

文母墟墓存,再拜以依怙。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赠王给事(其二)

合阳诗大宗,苏武开其始。

西京十九篇,丽则同芳轨。

文质何相宣,汉风此尽美。

君如清庙瑟,唱叹得遗旨。

太音在朱弦,神明所张弛。

五言变风雅,乐府亦驱使。

河华气所生,子卿共乡里。

元精得太素,刚厉岳灵似。

神胡一赑屃,洪流为披靡。

手荡龙门开,二山忽分峙。

太华以四方,削成苦如砥。

君从白帝求,混茫得斯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