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良箕所作的《金陵怀古次韵四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古代兴衰更替的深沉思考。
首句“东南王气实佳哉”,赞美了东南地区曾经拥有的王者之气,暗示这里曾是政治、文化中心。然而,“无那潢池羽檄催”一句转折,指出这种王者之气被外来的军事威胁所破坏,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乱与动荡。
“敢尔称干侵魏阙,端缘秉钺负平台”两句,通过描述有人胆敢挑战权威,侵犯中央政权,以及他们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掌握了军事权力,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庙庭不虑金瓯缺,草野徒惊玉垒摧”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稳定与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对那些导致国家分裂、人民痛苦的行为表示谴责。这里的“金瓯缺”和“玉垒摧”都是比喻国家的完整和稳固遭到破坏。
最后,“极目钟山频怅望,兴亡自古且深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与现在衰败的对比。通过眺望钟山,诗人似乎在反思历史的兴衰,同时以酒寄托对历史的哀思,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怀古伤今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