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乾。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向看意未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的江边景象,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开篇"江浦雷声喧昨夜",设定了一个充满动静对比的场景,昨夜的雷声与今日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显示出诗人对声音变化的敏感捕捉。
接着"春城雨色动微寒",春天的城市因细雨而带上一层淡淡的凉意,这不仅是气候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黄鹂并坐交愁湿"和"白鹭群飞大剧乾"两句,则通过鸟儿的行为,表现出春日雨后的湿润与干燥对比,以及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一面。
诗人在"晚节渐于诗律细"一句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诗歌艺术精细要求的自我期许。"谁家数去酒杯宽"则是对生活中的快乐放纵与豁达态度的一种表述。
最后,"惟吾最爱清狂客"一句突显了诗人个性和审美偏好,喜爱那种不受世俗羁绊、自由自在的高洁之士。"百遍向看意未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无限的向往和欣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艺术乃至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
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
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
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
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
兵戈与人事,回首一悲哀。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
野船明细火,宿雁聚圆沙。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