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名为《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首句“把酒情犹昨”,诗人以饮酒为引子,表达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谊仿佛昨日一般清晰,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风尘路渺漫”一句,描绘了世事变迁、道路漫长的形象,暗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交深任朝野,名重有饥寒”两句,通过对比朝堂与民间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一方面,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可以跨越不同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即便名声显赫,也难免遭遇生活的艰辛。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友情的可贵,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
“花鸟愁边赋,山川乱后看”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战乱之后,诗人面对自然界的美景,心中却充满了忧愁。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对战乱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创伤的反思。通过花鸟和山川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
最后,“西园几游眺,景物岂长安”两句,诗人回忆起在西园游玩的情景,感叹那里的景色虽好,但并非真正的长安。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真正安定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人生、自然和理想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