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失题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常记的离筵饮泣饯行时,折尽青青杨柳枝。

欲拈斑管书心事,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

意悬悬诉不尽相思,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凭何人付与娇姿。

一春鱼雁杳无闻,千里关山劳梦魂。

数归期屈指春纤困,结灯花犹未准。

叹芳年已过三旬,退莲脸消了红晕。

压春山长出皱纹,虚度了青春。

形式: 词牌: 水仙子

翻译

青山若隐若现,水面迷茫,此时登高却身处异乡。
孤独的城市,孤独的旅人,孤舟之上,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到悲伤,泪水涟涟,送走秋天的时光。
菊花梦,一夜香气,重阳已过。
夕阳西下,江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已添秋霜。
伤心人比黄花还要瘦弱,害怕重阳佳节的到来。
勉强登高,思绪万千,遥望千里故乡,倚靠秋风中的高楼。
无缘无故地引发出闲愁。
常常记得离别宴上,泣不成声地为离去的人送行,折尽了青青杨柳。
想拿起笔书写心中的事,但没有足够的纸张,像天地般广阔。
满腔思念难以言表,徒然写下鸳鸯字句,空对花月,不知寄给谁。
春天鱼雁杳无音信,千里关山只能在梦中相见。
计算归期手指酸痛,连点燃的灯花都未能卜定。
感叹青春已过三十,昔日的红颜已褪去红晕。
岁月压皱了青春的山峦,虚度了美好的年华。

注释

隐隐:若隐若现。
茫茫:迷茫。
时节:季节。
孤城:孤独的城市。
铁石人:形容心肠坚硬的人。
泪涟涟:泪水不断。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夕阳:傍晚的太阳。
鸳鸯字:象征爱情的字眼。
娇姿:美丽的姿态。
关山:山川阻隔。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水仙子·失题》描绘了一幅旅人在异乡重阳节登高怀旧的画面。开篇“青山隐隐水茫茫”,以山水之景渲染出孤独的氛围,诗人身处异乡,倍感寂寥。"孤城孤客孤舟上"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连铁石心肠也为这秋日离愁所动,"泪涟涟断送了秋光",表达了深深的哀伤。

接下来,诗人借"黄花梦,一夜香"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过了重阳"则暗示时光流逝,佳节更添愁绪。"夕阳西下水东流"象征着岁月不待人,"一事无成两鬓秋"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失落。

"伤心人比黄花瘦"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因思念而憔悴,"怯重阳九月九"则直接点明重阳节的孤独感。"强登临情思悠悠"写出了勉强登高远眺,思绪万千,"望故国三千里"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诗人感叹青春易逝,"一春鱼雁杳无闻"写出音信不通的苦闷,"千里关山劳梦魂"更是加重了离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元曲中常见的离别之苦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本自出家离尘世。更不贪人间华丽。

蓬头垢面,终朝独坐,内修活计。古庙窑龛里。

任他红轮西坠。

向无中认有,知白守黑,绵绵地,默调息。

心上别无萦系。有腋袋拄杖相随。

草鞋短襦,精□赤腿,羊皮遮体。饥后巡门乞。

饱来唱哩仑啰哩。

任傍人笑我,呆痴懒汉,有谁人识。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玉炉百和发虔心,信香一炷,氤氲缭绕。

来往盘旋,结成华盖。报天地恩覆载。

报日月照临之德。

报国王水土,丰荣快乐,报父母恩怜爱。

上谢祖师圣教,丹阳师父传派。

红尘普度,全真大教,丘王长在。太古居宁海。

共三人暗合法界。愿皇王万岁,千秋臣宰。

请门人拜。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

五行不到处,一气未生前。

清光赫赫,无何乡里独超然。

日月岂能照鉴,天地不能包裹,晃朗妙无边。

赖有竹涧水,却向世人传。杳兮冥,恍兮惚,湛兮然。

这些消息,浑身是口也难诠。

截断千差歧路,屏除万般机巧,缆住钓鱼船。

往事都休问,静坐一炉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东风卷帘幕,时物又新奇。

桃花院落,小桥流水柳依依。

正是清明天气,茅草池塘鲜丽,何处不相宜。

紫燕添新垒,小雨洒芳菲。老生涯,沽酒杖,钓鱼矶。

江湖一样,几声鸥鹭夕阳微。

百岁光阴石火,万叠云山烟锁,回首顿忘机。

蝶梦松窗下,高卧碧云溪。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