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命轻人鲊瓮头船,日瘦鬼门关外天。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壁无梯闻杜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梦李白诵竹枝词三叠(其三)》中的片段。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将人的命运比喻为轻如鲊瓮头船,暗示生命的脆弱和漂泊不定;"日瘦鬼门关外天"则形象地刻画出环境的险恶和心境的凄凉,鬼门关象征着生死之界,日光在其中显得格外消瘦,天空也因此显得更加寥廓而悲凉。
接下来的两句"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壁无梯闻杜鹃"富有对比和象征意味。北人南人的情感反应截然不同,北人可能因思念李白或感同身受而落泪,而南人则可能因为不了解李白的困境而觉得好笑。青壁无梯,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隔阂,杜鹃鸟的啼声在此时增添了哀愁的氛围,它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离别和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对比,表达了对李白深深的同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和情感力度。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
清风时入户,几片落新衣。
从师学道鱼千里,盖世成功黍一炊。
日日倚门人不见,看尽林乌反哺儿。
郁木坑头春鸟呼,云迷帝子在时居。
风流扫地无寻处,只有寒藤学草书。
西原风燥日平驰,暂慰孤寒忘冻饥。
作暖秋阳方病卉,放闲田父许依篱。
霜前白雁归成阵,雨后黄花粲在枝。
俯仰物情谁始觉,尔牛无族草离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