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项信水墨

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桧知无朽,挂壁高泉似有声。

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

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虽然险峻的景象通过笔墨呈现,但精湛的技艺都源自心中的创意。
那倚靠云雾的孤独松树知晓自己永不腐朽,挂在崖壁上的高瀑仿佛传来声响。
转动的扇子上惊起的波澜连着河岸都在动,回转的灯光中落日向着山峦更显明亮。
先师在早年超越了当今的宗师,他的名声应该在外国也传播着,就像项信那样。

注释

险峭: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笔下:指书画创作过程中。
精能:精湛的技巧和能力。
意中:心中、想象中。
倚云:依靠着云雾,形容位置高耸。
孤桧:孤独的松树,桧为常绿乔木,这里象征坚韧不拔。
无朽:永不腐朽,比喻永恒或不衰败。
挂壁:挂在悬崖峭壁上。
高泉:飞流直下的瀑布。
转扇:转动的扇面,可能指画有山水的扇子。
惊波:令人惊叹的波浪,形容动态的美。
连岸动:连带着河岸都似乎在震动,形容动态效果强烈。
回灯:回转的灯光,可能指移动的光源如灯笼。
落日:夕阳。
向山明:向着山峦显得更加明亮清晰。
小年:早年,年轻的时候。
师祖:祖先中的老师,此处指前辈大师。
今祖:当代的大师。
异域:外国,异地。
项信名:项信可能是某个以名声远播海外的人物,这里用来比喻先师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画家项信的高超艺术造诣,通过对比和形象化的语言,展现了他的水墨山水画作品给人的视觉冲击。开篇“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两句表明项信的绘画技巧虽然出自他手中的笔触,但其精妙之处却源于内心的构思和感悟,彰显了画家独到的艺术造诣。

接着,“倚云孤桧知无朽,挂壁高泉似有声”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项信笔下的山水景观,其中“倚云孤桧”给人以空旷脱俗之感,而“挂壁高泉”则让人仿佛听到水流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中间两句,“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生动地描绘了画中的动态美,仿佛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和夕阳下的山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后两句,“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表达了诗人对于项信艺术成就的赞赏,认为他的技艺已经超越古代画家,并且即使在远方异域,也应当广为流传项信的大名。

整首诗通过对项信水墨画技法和作品效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位唐代画家的崇高评价,同时也彰显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鉴赏眼光。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过申州作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朱协律故山

地下无馀恨,人间得盛名。

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

度日山空暮,缘溪鹤自鸣。

难收故交意,寒笛一声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姚监故居

不敢要君徵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谠言昨叹离天听,新冢今闻入县图。

琴锁坏窗风自触,鹤归乔木月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检点犹逢谏草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阳亭言事献漳州于使君

重叠山前对酒樽,腾腾兀兀度朝昏。

平明疏磬白云寺,遥夜孤砧红叶村。

去鸟岂知烟树远,惊鱼应觉露荷翻。

旅人寄食逢黄菊,每见故人思故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