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昙华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名叫“德章”的老僧形象。"德章老瞎秃"寥寥几字,勾勒出一个年迈、失明且头顶光秃的僧人形象,暗示他的生活状态和修行经历。
"从来没滋味"进一步表达了这位僧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意味着他早已看破红尘,对世俗的享乐没有欲望,只有对佛法的追求。"拈得口,失却鼻"运用了双关手法,既描绘了他作为瞎子无法品尝食物的生理缺陷,也暗喻他在精神层面上对世俗感官享受的超脱。
"三更二点唱巴歌"描绘了深夜时分,老僧在寂静中低声吟唱佛歌的情景,这可能是他的日常修行或对佛法的感悟表达。"无端惊起梵王睡"则以幽默的方式,说他的歌声无意间惊扰了佛国中的梵天王(象征佛教中的守护神),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僧人与佛法世界的紧密联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刻画了一位深谙禅意的老僧形象,寓言性地传达了出世、超脱的佛教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