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即事二首(其二)

根躁地易嚣,岩壑亦吾扰。

而况人世间,足迹滋纷蹻。

闭门即深山,溪烟结幽杳。

映阶苔色静,压槛露气晓。

仰看檐前树,桂花香未了。

感此尘劳心,因之谢归鸟。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斋中,内心对尘世的劳碌感到疲惫,渴望回归自然宁静生活的意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心灵纯净的追求。

首句“根躁地易嚣,岩壑亦吾扰”以“躁”字形容内心的不安,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尘世中的忙碌与烦恼,无论是扎根于大地的植物还是隐匿于山间的岩石,都似乎在干扰着诗人的心境。接着,“而况人世间,足迹滋纷蹻”进一步强调了人世的复杂与繁忙,使诗人感到身心俱疲。

“闭门即深山,溪烟结幽杳”两句,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关闭斋门,仿佛置身于深山之中,溪水的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映阶苔色静,压槛露气晓”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斋中环境的清静与和谐,苔藓的静谧与露珠的清新,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宁静的画面。

“仰看檐前树,桂花香未了”一句,诗人抬头望向屋檐前的树木,桂花的香气尚未消散,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最后,“感此尘劳心,因之谢归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劳碌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归宿的向往,通过“谢归鸟”的动作,暗示了诗人希望像归鸟一样,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摆脱尘世的束缚,回归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斋中环境的细致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心灵纯净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11)

罗万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二首(其一)

妾本若邪女,少小名娇娆。

好为荡舟戏,来往浣纱桥。

玉钗压云鬟,绣带束纤腰。

十四为君妇,羞容未可挑。

感君频宠顾,赠妾英琼瑶。

愿言佩胸臆,白首以逍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拟古二首(其二)

浮云西北来,荡子策轻辀。

借问欲何之,鸣鞭向蓟州。

落日照颜色,凄风吹征裘。

一去万里途,安知经几秋。

飞鸟绕树间,噭噭恋其俦。

岂无琅玕食,念子不能酬。

红颜坐成老,空想大刀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感遇

青青涧底松,倒悬苍崖壁。

葳蕤含宿雾,独立无人侧。

上有乌鹊栖,下有惊湍激。

念兹霜雪深,况复暑寒积。

劲质久难靡,孤根谅不易。

所嗟匠石稀,一顾三叹息。

形式: 古风

题公眉画

何处验天机,胸中与腕底。

苍苍莽莽间,无谓有至理。

岛树若乱烟,微茫波际起。

馀霞散孤村,晴光变远迩。

静者立其傍,心魂忽而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