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蚯蚓鸣用韵

千蚓号登夕,纷纷杂管弦。

新雷犹未动,鸣蛰已相先。

呼吸长随月,行藏共戴天。

世情浑莫测,何意受人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之夜,蚯蚓鸣叫的情景,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微妙联系。首句“千蚓号登夕”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夜晚蚯蚓集体鸣叫的壮观景象,仿佛它们在夜晚的舞台上高声歌唱,与人间的管弦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和谐的氛围。

接着,“新雷犹未动,鸣蛰已相先”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蚯蚓的鸣叫与自然界的春雷、春蛰相联系,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蕴含了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

“呼吸长随月,行藏共戴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共鸣。诗人将蚯蚓的活动与月亮的周期性变化相联系,表达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节奏和规律。同时,“行藏共戴天”一句,更是将蚯蚓的行为提升到与天地同在的高度,强调了生命存在的普遍性和宇宙的广阔。

最后,“世情浑莫测,何意受人怜”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的规律与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世事难料,但自然之美却能给人带来安慰与怜悯之情,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功利的同时,不应忽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美丽,也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楼居

一身天地小,容膝便为安。

素壁云犹润,新题墨未乾。

笔花频入梦,雨气欲生寒。

稳步凌尘界,何如百尺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筠台戴郡公枉驾敝庐赋此为别(其一)

几曲猗兰调,行藏付短琴。

风尘忘去国,江海觅知音。

信有并州梦,长悬竹马心。

归来头未白,偏觉主恩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筠台戴郡公枉驾敝庐赋此为别(其二)

东去罗浮近,朱明款石扉。

天高黄鹄远,风定白云飞。

戎马频看剑,烟霞早振衣。

青山如可载,应附短航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暮春书怀和周云谷

谁道春归去,长从水竹居。

池边通小径,花外驾轻车。

见猎心全息,逃禅计未疏。

浮名千古笑,安用茂陵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