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雅士在翰林院夜晚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的静谧与美好,以及文人间的友情与才情交流。
首句“雨馀残暑谢”,点明了聚会的时间背景,雨后暑气消散,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接着“夜久官事歇”暗示聚会发生在公务繁忙之后,文人们得以暂时摆脱日常事务的束缚,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
“庭空起商飙,云霄吐华月”描绘了庭院中微风吹拂,云层间月光洒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远的意境。接下来“秋方半,古桂黄初发”则点明了季节与地点,秋季的桂花初开,为聚会增添了一抹自然的香气和色彩。
“玉堂集僚友,清燕足怡悦”描述了文人在玉堂(古代官署名)聚集,共度良宵,享受着清雅的宴饮,彼此之间充满了愉悦与和谐。接下来的“送钩行觞频,分韵催诗切”描绘了聚会中的游戏与创作活动,文人们通过送钩(一种古代游戏)、饮酒和分韵作诗来增进友谊,展现才华。
“玉轮悬中天,光辉转明洁”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仿佛一轮明镜高悬于天际,照亮了整个庭院。接下来的“有如坐冰壶,爽气彻肌骨”将月光下的感觉比作坐在冰壶之中,表达了清凉爽快的感受。
“时闻更漏响,渐见明河没”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漏声响起,银河逐渐隐没,暗示聚会即将结束。最后,“人生寡欢会,圆魄亦易缺”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感叹人生的短暂与相聚的难得。“莫辞通夕玩,动是经年别”则是对聚会的留恋与不舍,希望这样的欢聚能够持续到深夜,以免日后长久分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文人雅士在月夜聚会的场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友情、才情交流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