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寺与苏斋同游

七圣游兹山,忽迷不知路。

相传几岁年,兹山尚如故。

在圣迷亦奇,古今问遗步。

我来得与君,萍逢偶相聚。

华尊倾山房,畴昔纾衷素。

百意难尽宣,欲言色相顾。

对此古奇踪,怅然发遥慕。

朗晰岂不贤,皦皦世所恶。

大道尚浑沦,退藏戒轻露。

乃知匪所迷,冥理此中寓。

莞然向古人,千载藉微晤。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陆铨与友人在乾明寺游玩的情景,以及对古代遗迹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七圣游兹山,忽迷不知路”,以“七圣”象征古代先贤,他们游历此山,却迷失了方向,引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思考。接着,“相传几岁年,兹山尚如故”表达了山川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的对比思考。

“在圣迷亦奇,古今问遗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古代圣贤的迷失与今人对历史的追寻形成鲜明对照。诗人与友人的偶然相遇,使得这次旅行更加意味深长。“华尊倾山房,畴昔纾衷素”描述了他们在山房畅饮,回忆往昔,抒发内心的情感。

“百意难尽宣,欲言色相顾”表达了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奈,诗人试图通过眼神交流来传达更深一层的思绪。面对“古奇踪”,诗人“怅然发遥慕”,对古代遗迹充满敬仰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反思。

“朗晰岂不贤,皦皦世所恶”可能是在探讨道德品质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矛盾,诗人认为光明正大的行为不应被世人所厌恶。最后,“大道尚浑沦,退藏戒轻露”提醒人们遵循自然之道,行事要谨慎,避免轻率显露自己的意图。

“乃知匪所迷,冥理此中寓”表明诗人通过这次经历,认识到并非真正的迷失,而是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领悟。他“莞然向古人,千载藉微晤”,以轻松的态度回顾历史,通过与古人的“微晤”(即心灵上的交流),获得启示和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展现了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精神世界和宇宙真理的追求。

收录诗词(71)

陆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拨闷

修途繁春雨,新水驰惊湍。

滩声起林杪,浦色迷远天。

溯游违水性,力挽苦不前。

归情逐飞鸟,度日长如年。

静坐快郁思,起立当帷搴。

前村霭云树,汀曲只尺间。

候久望益渺,日暮生夕烟。

来船翼双橹,中流歌鼓填。

一息去千里,疾若矢发弦。

劳逸迥倍屣,迟速殊相悬。

事以乘机易,力因失势难。

引触思至理,何独舟行然。

因之停遐瞩,返卧舒中煎。

形式: 古风

舍陆登舟情意甚适

驰舆罕静思,理棹沿清流。

眇声聆石濑,野色䀽春柔。

鸥浴洁皓羽,燕语纷元游。

身逸佳景集,道悟群骛收。

昨非悔嚣境,今是恬沧洲。

嗟予本越产,水国无尘忧。

汲湖代凿井,命驾惟携舟。

植涯列繁翠,开阁延清飂。

丱角狎幼性,束带滋离愁。

豪心耻牛马,微息悲蜉蝣。

行行惬渊尚,适意将焉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下滩

远望滩将至,俄惊水渐鸣。

船奔如逸马,楫击起游鲸。

暗石寒傍闪,前山眩远迎。

溅涛常至颊,逐鸟自怡情。

去急风加劲,翻阴日半明。

傍观俱失色,独坐只闻声。

势自难中息,舟谁可并行。

眼轻千里近,心渺五潮平。

定力惟孤舵,旁扶藉众撑。

乐从险处得,惊向顺中生。

滩尽重回首,长嗟事倖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到万安

尽日斗风行,计程百馀里。

水下舟自速,浪峻不能弭。

戒险屡停桡,循岸聊倚徙。

日斜气欲曛,来船势未已。

归心易动摇,野泊虑不韪。

奋桡复同行,汀曲何迤逦。

须臾天际昏,远灯照村涘。

遥望不得前,寒夜风益驶。

咫尺窅莫辨,暗石利如齿。

滩浮两覆舟,樯折帆已毁。

心恻不能援,冒险鉴前趾。

那见万安城,彷佛闻人语。

喧呼两相应,掷䌫遥得舣。

泊岸一长吁,履危不知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