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滩

远望滩将至,俄惊水渐鸣。

船奔如逸马,楫击起游鲸。

暗石寒傍闪,前山眩远迎。

溅涛常至颊,逐鸟自怡情。

去急风加劲,翻阴日半明。

傍观俱失色,独坐只闻声。

势自难中息,舟谁可并行。

眼轻千里近,心渺五潮平。

定力惟孤舵,旁扶藉众撑。

乐从险处得,惊向顺中生。

滩尽重回首,长嗟事倖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铨的《下滩》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历湍急河流时的紧张与壮丽景象。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和自然力量的震撼。

首句“远望滩将至”,预示着即将面对的挑战,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接着,“俄惊水渐鸣”一句,通过“俄”字强调了水流突然变得汹涌澎湃的瞬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不可预测性。

“船奔如逸马,楫击起游鲸”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船的速度比作飞驰的骏马,而划桨的动作则如同激起的鲸鱼,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湍流中的快速移动和力量的释放。

“暗石寒傍闪,前山眩远迎”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峻与神秘,暗石在水中闪烁,前方的山峦似乎在远处迎接,增加了诗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溅涛常至颊,逐鸟自怡情”两句,一方面描述了浪花飞溅到脸颊的刺激,另一方面又以追逐飞鸟的轻松心情,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

“去急风加劲,翻阴日半明”描绘了风力增强、光线变化的场景,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变化莫测。

“傍观俱失色,独坐只闻声”表现了周围人的惊恐与诗人的冷静,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勇气与专注。

“势自难中息,舟谁可并行”表达了旅途中的不易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独立。

“眼轻千里近,心渺五潮平”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出面对困难时的豁达与平静,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定力惟孤舵,旁扶藉众撑”强调了个人意志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孤舵代表个人的坚持,众人之助则象征团队的力量。

“乐从险处得,惊向顺中生”总结了诗的主题,即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而在顺利时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吓,强调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最后,“滩尽重回首,长嗟事倖成”表达了对旅程结束的感慨,以及对成功克服困难的欣慰,同时也有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气、智慧和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1)

陆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到万安

尽日斗风行,计程百馀里。

水下舟自速,浪峻不能弭。

戒险屡停桡,循岸聊倚徙。

日斜气欲曛,来船势未已。

归心易动摇,野泊虑不韪。

奋桡复同行,汀曲何迤逦。

须臾天际昏,远灯照村涘。

遥望不得前,寒夜风益驶。

咫尺窅莫辨,暗石利如齿。

滩浮两覆舟,樯折帆已毁。

心恻不能援,冒险鉴前趾。

那见万安城,彷佛闻人语。

喧呼两相应,掷䌫遥得舣。

泊岸一长吁,履危不知止。

形式: 古风

度岭后渐寒

初春戒羊城,气暖亲絺葛。

度岭春已杪,怯风袭冬毼。

相去千里间,寒燠判如划。

物性亦从人,宜土乃易茁。

橘柚常去燕,梨枣不居粤。

植根一失所,生意已先阏。

奚为冠裳驱,风土夺所悦。

六气为人雠,变息苦伺隙。

行行归吾乡,安栖养岁月。

形式: 古风

少年行

金鞍白马长安道,日日醉眼嗔春风。

胡姬满前不称意,枭卢一掷千金空。

赤手入市索美酒,抵掌拔剑矜豪雄。

倾盆倒瓮不论价,一醉上马飞云龙。

借问少年住何处,锦衣出入长楸宫。

形式: 古风

月湖行

我家住在湖之西,中有岛屿湖之湄。

东风三月桃花水,清阴百丈杨柳堤。

宝塔浮云耸高汉,石桥流水飞双凫。

高汉双霓西复东,往来人影绿光中。

狂客祠前朝酹酒,梦公堂里夜闻钟。

风起沙惊凫鶒乱,雨来声满荻蒲丛。

何家公子好游侠,木兰为船桂为楫。

轻篷细桨荡中流,翠钿宝髻娇双颊。

清歌一曲白云飞,朱颜百媚红蕖落。

湖前湖后何缤纷,桥上人看湖上人。

行人但识湖船乐,游人更羡湖光新。

夹岸人家门第改,惟馀明月湖心在。

露华晓候渔舟出,星光暮入水亭待。

亭上主人久不归,湖光月影徒辉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