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四首(其二)

惺忪春梦何时足,拚昼掩、银屏六曲。

绣倦歇鸳针,藏在沈香褥。

藕花衾压桃花肉,微睡醒、低呼小玉。

何处弄琮琤,似戛潇湘竹。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慵懒梦境与细腻情感。开篇“惺忪春梦何时足”,以“惺忪”二字形象地刻画出女子初醒时的朦胧状态,暗示了她对春日梦境的留恋与不舍。“拚昼掩、银屏六曲”,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女子为了留住梦境,不惜在白天也紧闭银屏,不愿面对现实的决绝态度。

接着,“绣倦歇鸳针,藏在沈香褥”,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在梦境中的悠闲与惬意,绣花针的放下,象征着她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沉醉于梦境之中。而“藕花衾压桃花肉”,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女子在柔软的被褥中,仿佛被花瓣轻轻覆盖,享受着如同花朵般的温柔与舒适。

最后,“微睡醒、低呼小玉”,写出了女子从梦境中短暂醒来,却仍沉浸在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中,低声呼唤着侍女小玉,似乎在寻求陪伴或是继续她的梦境。而“何处弄琮琤,似戛潇湘竹”,则以音乐般的意象,将女子内心的思绪与外界的宁静联系起来,仿佛远处传来琮琤之声,如同潇湘竹林间的清脆响动,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深化了诗中情感的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梦境中的独特情感体验,既有对梦境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四首(其三)

韩冯啄破秋千影,琼扇里、春酲初醒。

半晌卸金虫,小试兰汤冷。

后堂憎杀青铜镜,怕照见、云鬟未整。

莫道少人窥,天上堆金饼。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四首(其四)

红蕤枕上啼红雨,且坐听、玫瑰双杵。

纤手剔兰煤,楼外宾鸿语。

马蹄连夜堂堂去,偏无赖、三更谯鼓。

难捉是萧郎,不比床头麈。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海棠春.题美女图为闺人称寿

智琼年小逢珍偶,多少事、灯前酒后。

夜合自开花,摇动珠帘口。

檀奴戏觅南朝手,图倩女、为娘称寿。

一笑溜横波,媚靥红于酒。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眼儿媚.过城南小曲感旧

青楼斜拂小春池,池上绿杨枝。

态奴歌管,念奴弦索,唱尽新词。

重来行过章台弄,往事少人知。

半湖碧浪,满园斑竹,万种凄其。

形式: 词牌: 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