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郭初鸣定夜钟,苾刍过尽法堂空。
移床独向西南角,卧看琅珰动晚风。
这首诗描绘了夏夜寺庙中的宁静与禅意。首句“城郭初鸣定夜钟”,以清晨时分寺庙中响起的钟声作为背景,暗示时间的更迭和自然界的秩序。接着,“苾刍过尽法堂空”一句,通过描述僧侣们经过法堂,使得原本充满仪式感的空间变得空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移床独向西南角,卧看琅珰动晚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内省的意境。诗人独自移动床铺,选择了一个特定的位置,面向西南,静静地观察着晚风中琅珰(可能是寺庙中的某种装饰物)的摇曳。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孤独与专注,也暗示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夏夜寺庙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繁忙尘世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晚涂淹泊向谁论,白发名卿肯见存。
雒邑风流馀此老,故家文献有诸孙。
寺连狭径曾倾盖,船拥清溪尚一樽。
小驻鄱阳未宜远,欲凭书尺问寒温。
木末炎风晚更无,火云低傍古城隅。
正嫌酒作鸡冠赤,洗盏惊看白玉腴。
白发前朝旧史官,风炉煮茗暮江寒。
苍龙不复从天下,拭泪看君小凤团。
山瓶惯识露芽香,细蒻匀排讶许方。
犹喜晚涂官样在,密罗深碾看飞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