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雨窗读悔庵吊琵琶乐府

从头细数伤心事,幽怨琵琶。哀拍胡笳。

一代红颜万里沙。沉吟掩卷愁无限,风闹窗纱。

雨滴檐牙。蛱蝶多情苦殉花。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丑奴儿令·雨窗读悔庵吊琵琶乐府》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琵琶乐府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从头细数伤心事”,开篇即点明主题,暗示了接下来将要讲述的是一系列令人感伤的故事。接着,“幽怨琵琶”一句,直接将读者引入到琵琶的音乐世界中,琵琶的声音仿佛带着深深的哀怨,触动人心。随后,“哀拍胡笳”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胡笳的哀鸣与琵琶的幽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凄美。

“一代红颜万里沙”这一句,以“红颜”象征女性的美丽与青春,而“万里沙”则代表广阔无垠的沙漠,两者结合,不仅描绘出女性命运的飘零与无奈,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这句诗通过对比,强化了红颜易老、世事沧桑的主题。

“沉吟掩卷愁无限,风闹窗纱。雨滴檐牙。”这几句话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愁绪的氛围。主人公在阅读悔庵的琵琶乐府时,思绪万千,无法自拔,窗外的风吹动着窗纱,雨滴敲打着屋檐,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似乎也在共鸣着内心的忧愁。

最后,“蛱蝶多情苦殉花”一句,以蝴蝶对花朵的深情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蝴蝶为了追求花朵的美丽而不惜牺牲自己,这种执着与牺牲精神,同样适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无论是人还是物,都难免会经历生离死别,留下无尽的遗憾。

整首词通过对琵琶乐府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历史、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艺术空间。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丑奴儿令.临别

画桡约在春初发,暗数流光。羞整新妆。

不到临时已断肠。绣帏今夜人清悄,雨滴空堂。

花落空缸。数尽更儿懒上床。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减字木兰花.重过鸳水客楼

鸳鸯湖畔。曾醉娇歌听翠管。湖雨湖烟。

不见于今又几年。重来帆影。兰叶蘋花秋色净。

题句空留。行里尘生水面楼。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菩萨蛮.京口遣信南归,因题书尾(其一)

绣衾孤拥春寒峭。窗前小玉迎人笑。报道远人回。

郎君有信来。循环都读遍。腹内车轮转。

何日却归家。恹恹瘦损花。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京口遣信南归,因题书尾(其二)

中秋月落催兰棹。清明寒食逡巡到。青鸟纵传书。

不归仍是虚。旧欢真似梦。毕竟功名重。

含泪待归期。从头细问伊。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