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

陆家兄弟苦西东,黄耳传书近已通。

共叹流年同转毂,各惊华发似飞蓬。

河冰夜合知霜劲,寒雾朝开见日红。

腊尽春来又相远,江南江北望归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寄怀》,主要表达了诗人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首句“陆家兄弟苦西东”描绘了兄弟二人各自在东西方向奔波的艰辛生活,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牵挂和思念。

“黄耳传书近已通”借用古代犬名黄耳传信的故事,表示兄弟间的通信虽然艰难,但彼此的信息往来已经逐渐畅通,体现了亲情的纽带。

“共叹流年同转毂,各惊华发似飞蓬”通过感叹时光如车轮飞转,自己和弟弟都已头发斑白,形象地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惊叹。

“河冰夜合知霜劲,寒雾朝开见日红”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展现了冬季严寒和早春微曦的对比,象征着生活的冷暖变换和个人心境的转变。

最后,“腊尽春来又相远,江南江北望归鸿”表达了诗人与弟弟在年终岁末和新春之际,虽不能相聚,但仍遥望远方,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和兄弟团聚的那一刻,寄托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情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兄弟间的互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况味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一)熙熙阁

初日照城楼,流晖及菌阁。

上收花雾红,下见春烟薄。

信美是殊邦,而淹佐时略。

自惭江外人,敢慕淮南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药]韵

和希深避暑香山寺

有客乘新霁,云林共扣扃。

轻舟过下渡,远水涨前汀。

原隰含幽蔼,岑岚入杳冥。

谁知得深趣,履齿石苔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和张士曹应之晚景

远空云解驳,南陌雨初收。

独鸟去烟外,斜阳明树头。

凉飙虚枕席,涨涝起汀洲。

会有从军役,将离更暮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其一)

荒台残垒旧名邦,曾说王师此受降。

西汉衣冠拜原庙,五天龙象护经窗。

蜀冈井味人犹品,隋帝宫基阙尚双。

自古兴亡不须问,风铃闲听响幡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