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陈献章所作,名为《次韵缉熙河源道中闻林琰凶问》。诗中以“大块无心任去来”开篇,以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的悲欢离合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先生何事独兴哀”,诗人自问为何独自哀伤,引出对逝者的怀念。接着,“生前只对一樽酒,死后须埋几尺灰”,通过生前的简单生活与死后的归宿对比,展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处处花开狂雨损,年年春被杜鹃催”,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轮回,花开花落,春去春回,而人间的悲欢离合却难以逃脱时间的流逝。杜鹃啼叫,既是春回大地的象征,也暗含着生命的哀愁。
“白头襟抱胡为尔,得放开时且放开”,诗人以自身为例,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不如在还能把握的时候尽情享受,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哀思,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