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本东西南北人,穷途不复泪沾巾。
亦知车马有行色,为见长沮与问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黄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生的离别之情。首句"我本东西南北人",以自谦的方式表明自己经历丰富,四海为家,暗示了黄生此行的旅途遥远。次句"穷途不复泪沾巾"则表达出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已不再轻易为离别而感伤,显示出坚韧和豁达。
后两句"亦知车马有行色,为见长沮与问津",进一步表达了对黄生的关心和祝愿。"车马有行色"意味着黄生即将启程,而"长沮与问津"则是引用典故,长沮是《论语》中的人物,他拒绝孔子的求职邀请,此处暗指黄生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选择或困难。诗人借此鼓励黄生要有独立思考和选择的勇气,不必过于忧虑前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的期许和鼓励,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内涵。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谁作此园为宴喜,而今乐事已难并。
佳人去后门长锁,蔓草离离上古城。
我家唯有一团月,挂在飕飕草屋东。
玉兔已为公取玩,更休窥望桂丛中。
最好声音最好听,似调歌舌更叮咛。
高枝抛过低枝立,金羽脩眉墨染翎。
禽鸣脱破裤,定无新易故。
此语莫相讥,善贫知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