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期瑶之圃,玉英良可采。
昆崙在万里,积石更磊磈。
学经傥无用,诗礼发含琲。
丛台尚何为,袨服若烟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四)》。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瑶池仙境的向往,认为那里有珍贵的玉石,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学问。他提到遥远的昆仑山和堆积的巨石,暗示了追求知识的艰辛与漫长。诗人反思如果学问无用,那么学习诗书礼乐的价值仍然存在,可以启发智慧。他以丛台为例,质疑华丽的外表是否有实际意义,如同浩渺的烟海,引人深思。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较强,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哲理思考。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江南盛郁蒸,代北纷霰雪。
卞生无出游,何以得此刖。
一朝有天运,春华未萎绝。
吾犹托雄鸠,而彼固不拙。
雁以无能亨,鼠以有技穷。
古来达生者,神不驰其胸。
物或似而非,藁本夺芎藭。
臧否何间然,吾师阮生风。
仓鹒知阳春,乔木声关关。
白驹不食苗,奈此空谷寒。
昔有丹徒士,槟榔贮金槃。
富贵怀隐忧,无宁归故山。
鸤鸠兴独居,百两谁与将。
未见忧忡忡,既觏为龙光。
吹竽沸齐市,零雨暗空桑。
寒歌牛轭底,激烈气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