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杨恒叔先生游清凉寺韵

云拥僧房紫翠间,当年飞锡几时还。

层峦每到秋偏好,尘鞅不随心共閒。

爽酌欲将诗句解,多情犹有梦魂关。

知君张弛无穷意,肯学淮南赋小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杨恒叔先生游历清凉寺情景的追忆与感慨。首句“云拥僧房紫翠间”,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清凉寺周围云雾缭绕、山色青翠的壮丽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祥和的世界。接下来,“当年飞锡几时还”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行踪的关切,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岁月易逝的感慨。

“层峦每到秋偏好,尘鞅不随心共閒”两句,通过对比秋天的层峦美景与世俗的束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这里的“层峦”象征着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秋偏好”则强调了秋季景色的独特魅力。“尘鞅”指世俗的束缚与责任,“不随心共閒”则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爽酌欲将诗句解,多情犹有梦魂关”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在诗人看来,与友人的相聚如同美酒般令人愉悦,而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则是心灵深处的交流与共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虽多情但内心仍存有困扰,这或许是对生活复杂性的反思,或是对某些未解之谜的探索。

最后,“知君张弛无穷意,肯学淮南赋小山”两句,是对友人性格与追求的赞美。这里“张弛无穷意”形容友人能够适时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肯学淮南赋小山”则是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肯定,暗示友人能够像淮南小山那样,创作出富有深意的作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艺术以及人生追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6)

陈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吴秋官德翼同年

同榜联官道义存,输君高卧白云村。

情深欲就湖山远,梦醒犹闻笑语温。

对客雨馀频剪韭,娱亲堂背剩栽萱。

扁舟时傍吴歌晚,一段清风孰与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甲戌十月五日午饷告乏薄暮库部分到俸钱亟易之市始克举炊诗发一笑

坐对空斋细雨频,强呼清茗漱唫身。

九年窃禄应多愧,一午无炊未当贫。

闻说真卿曾写帖,笑渠季路漫生嗔。

可人库部时分俸,八口还沾此施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陈岳克厚归琼河

钟山高高淮水深,客乡无日不登临。

寒风忽起故园念,征帆便挂长江心。

浮生萍梗本无定,此夜樽酒还同斟。

骊歌一曲不忍听,飞鸟吾犹恋旧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李守讷致仕南归诗(其一)

长江五月薰风起,一舸飘然白下归。

解组独先能觉是,行年犹未及知非。

齐竽自古难迎合,周易从今好发挥。

料得浮鸥相慰藉,等閒何事复惊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