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守讷致仕南归诗(其一)

长江五月薰风起,一舸飘然白下归。

解组独先能觉是,行年犹未及知非。

齐竽自古难迎合,周易从今好发挥。

料得浮鸥相慰藉,等閒何事复惊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陈达所作的《送李守讷致仕南归诗(其一)》以长江五月的薰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文人归隐的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李守讷归隐生活的理解和祝福。

首句“长江五月薰风起”,以长江作为背景,五月的薰风轻轻吹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温暖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别离与回归之旅。接着,“一舸飘然白下归”描绘了友人乘船南归的情景,用“飘然”二字,既表现了归途的轻盈自在,也暗含了对友人内心平静的赞美。

“解组独先能觉是,行年犹未及知非。”这两句通过友人的行为和年龄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解组,即解去官职的束缚,意味着友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解脱;“独先能觉是”,则强调了友人对自身选择的清醒认识和坚定信念。而“行年犹未及知非”,则是在说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能够认识到官场并非自己真正的归宿,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齐竽自古难迎合,周易从今好发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友人的归隐生活与古代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齐竽,比喻在官场中难以适应或迎合他人,暗示了友人在官场中的不适应;而周易,则代表了古老的智慧和哲学,鼓励友人回归自然,发挥自己的内在智慧和潜能。

最后,“料得浮鸥相慰藉,等闲何事复惊飞。”以浮鸥象征友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后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提醒友人,即使在平静中,也不应轻易被外界事物所扰动,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66)

陈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守讷致仕南归诗(其二)

晓将封事达承明,杨子江干夕问程。

自是庭闱关念切,故于轩冕系情轻。

铺张行色凭诗卷,驱逐离愁仗酒兵。

看取百年公论在,先生未许独逃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再会用宋人韵一首

四十辞荣誇若水,百年高致又逢君。

旗亭此日攀新柳,尊酒他时忆暮云。

眼底风波应自笑,胸中丘壑许谁分。

陶然和就归来赋,赢得清名到处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九月十二日登悠然亭阄韵

一别西山岁十更,危亭偶尔叙宗盟。

已过九日犹无菊,恰有方田又种粳。

笑语风生吹鬓发,输赢变出付棋枰。

酒酣不觉归途晚,隐隐松梢月漏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常山

崎岖客路且随缘,眼底何人得静便。

五日行过三省地,残冬喜遇早春天。

叶稀老树犹藏寺,茅满平沙未作田。

几向南陲重延伫,两峰晴耸白云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