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陆敦礼留题皇华驿二首(其一)

貂裘端恐敝缁尘,勇向明时乞得身。

却拥紫荷来握节,遥知白鹿已随轮。

棣华辉映蕃宣地,篇什流传放逐人。

只恐晋江难久驻,为将直道福生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李纲所作的《次韵陆敦礼留题皇华驿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首句“貂裘端恐敝缁尘”,以貂裘比喻官服,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担心官服沾染尘埃,象征着内心的疲惫与不快。接着,“勇向明时乞得身”则表达了诗人勇于在清明的时代请求辞官归隐的决心,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却拥紫荷来握节”,“紫荷”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身份或职责,而“握节”则是手持符节的意思,表明诗人虽辞官但仍保持着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忠诚。“遥知白鹿已随轮”,“白鹿”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隐居之地,而“随轮”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棣华辉映蕃宣地,篇什流传放逐人”,“棣华”比喻兄弟情谊,这里可能是指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蕃宣地”指的是边疆地区,暗示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注与贡献;“篇什流传放逐人”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后世,影响那些被放逐的人们,传递正能量。

最后,“只恐晋江难久驻,为将直道福生民”,“晋江”可能是指诗人向往的隐居之地,而“直道”则是指正直的道路,诗人担心自己无法长久地停留在理想的生活中,但仍然愿意为了百姓的福祉而坚守正直之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高尚的情操,既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又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陆敦礼留题皇华驿二首(其二)

宫漏初残唱晓鸡,周庐同守禁城扉。

龙墀密簉鹓鸾羽,玉殿先瞻日月衣。

青琐笑谈情已厚,皂囊章奏意何稀。

拥旄昼绣方如意,也念飘零未得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溪涨(其一)

中宵骤雨驾惊雷,逗晓盘涡毂浪来。

端恐溪神似河伯,望洋向若始知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溪涨(其二)

雨过浑流涨晓溪,茫茫烟水拍春堤。

凄凉柱史凭虚阁,犹忆都城水自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志宏以牡丹酴醾见遗戏呼牡丹为道州长且许时饷酴醾作二诗以报之(其一)牡丹

我昔驱车游洛阳,正值名圃开花王。

嫣然万本斗妍媚,彫槛绰约罗红妆。

风枝似响湘浦佩,露苞如浴骊山汤。

乍惊照眼国色好,更觉扑鼻春风香。

鞓红檀点玉版白,细叶次第舒幽房。

玉奴纤指尚馀捻,鹤翎坐恐随风翔。

就中品格最奇特,共许魏紫并姚黄。

千金不惜买一醉,少年浑欲花底狂。

归来试作牡丹谱,未服秉笔惟欧阳。

自从游宦多感伤,况此远谪闽山傍。

谛观世味如嚼蜡,惜花未免犹膏肓。

亦知春色到庭户,不见此花如未尝。

子于何处得一本,赠我意厚诚难忘。

戏言剑浦此为最,聊试呼作道州长。

化工彫刻无厚薄,地气培植非其乡。

虽云单叶不入品,无那富艳踰群芳。

愿言爱惜勿嘲诮,且醉玉斝酬韶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