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宏以牡丹酴醾见遗戏呼牡丹为道州长且许时饷酴醾作二诗以报之(其一)牡丹

我昔驱车游洛阳,正值名圃开花王。

嫣然万本斗妍媚,彫槛绰约罗红妆。

风枝似响湘浦佩,露苞如浴骊山汤。

乍惊照眼国色好,更觉扑鼻春风香。

鞓红檀点玉版白,细叶次第舒幽房。

玉奴纤指尚馀捻,鹤翎坐恐随风翔。

就中品格最奇特,共许魏紫并姚黄。

千金不惜买一醉,少年浑欲花底狂。

归来试作牡丹谱,未服秉笔惟欧阳。

自从游宦多感伤,况此远谪闽山傍。

谛观世味如嚼蜡,惜花未免犹膏肓。

亦知春色到庭户,不见此花如未尝。

子于何处得一本,赠我意厚诚难忘。

戏言剑浦此为最,聊试呼作道州长。

化工彫刻无厚薄,地气培植非其乡。

虽云单叶不入品,无那富艳踰群芳。

愿言爱惜勿嘲诮,且醉玉斝酬韶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志宏以牡丹酴醾见遗戏呼牡丹为道州长且许时饷酴醾作二诗以报之(其一)牡丹》。诗中描绘了诗人昔日游洛阳时,目睹名圃中盛开的牡丹,其花朵竞相斗艳,香气扑鼻,色泽丰富,形态各异,犹如佳丽列阵,美不胜收。诗人感叹牡丹之美,不惜千金买醉,沉醉于花海之中。然而,随着岁月流转,诗人因宦途多舛,远谪闽山,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的体悟,对花的喜爱也带有一丝无奈和感慨。尽管如此,诗人仍然珍视这份来自友人的牡丹,将其视为难得的馈赠,并戏言将牡丹称为“道州长”,以表达对牡丹的深厚情感。诗中不仅赞美了牡丹的美丽与芬芳,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志宏以牡丹酴醾见遗戏呼牡丹为道州长且许时饷酴醾作二诗以报之(其二)酴醾

残阴未许春光泄,喷作沙阳三尺雪。

摧伤花卉尽枯槎,惟有酴醾寒更茁。

幽人早起傍园林,独喜枝头琼蕊缀。

应怜逐客正凄凉,折赠殷勤慰愁绝。

清香馥郁坐中飘,汲水养之殊未歇。

和烟带露愈芬芳,更许幽丛时为撷。

愁霖连日作轻寒,寂寂禅扉方昼闭。

春风骀荡好幽寻,安得连拳挂雌霓。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志宏见和再次前韵.牡丹

半夜疏钟来景阳,美人梳洗随君王。

天然意态已倾国,何用苦死催严妆。

朱颜半酡宁著酒,玉肤自滑非临汤。

铅华固美岂真色,兰麝虽馥非天香。

我观牡丹正如此,勾栏横槛为雕房。

乍惊神女峡中见,只恐弄玉云间翔。

檀心点点晕深紫,金蕊簇簇摇金黄。

坐令杂花为婢妾,解使蜂蝶成颠狂。

临风袅袅更妍好,浑如舞袖踏春阳。

芳根最是洛中盛,安得千本栽砌傍。

惜花惟怕春色老,此癖谁与针其肓。

沙阳春晚始一见,如有异味争先尝。

蜡封剪处持送我,念子此意何时忘。

禅关兀坐无与语,迟迟昼景方舒长。

对花把酒不知醉,醒后还复悲殊乡。

佳篇酬和慰落寞,清丽欲与花争芳。

吟哦愈苦诗愈好,去去惜此窗前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志宏见和再次前韵.酴醾

寒过春光还漏泄,酴醾架上花如雪。

轻盈皓色讶梅开,芬馥清香胜兰茁。

龙须初引翠蔓长,玉质全看素英缀。

结成幽洞自深沈,荫此芳醪更奇绝。

铜瓶只浸两三枝,香在根尘都不歇。

幽人赠我意已勤,却愧终朝烦采撷。

子美惟愁花欲飞,渊明自爱门常闭。

寻芳须趁春未残,更喜晴天垂彩霓。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次韵招志宏见过

旰起禅房只杜门,忽思嘉客共论文。

连山雾雨密难解,隐耳雷霆惊乍闻。

我向图书端作蠹,子今胸抱欲吞云。

春堂谈笑能相就,为把沈烟细细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