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兰若寻苍翁题字

江东王气已全枯,岂有重兴赤伏符。

半夜秋风出灵谷,千船军火窜焦湖。

孤生逐日空三足,碧血沉渊尚一壶。

此日弥甥辑遗事,可怜题字竟模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燕子矶兰若寻苍翁题字》。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沧桑之感的深刻思考。首句“江东王气已全枯”暗示了昔日繁华的衰落,如同东吴王朝的气运不再;“岂有重兴赤伏符”进一步强调了复兴希望的渺茫,暗指没有像赤伏符那样的吉祥预兆。

接下来,“半夜秋风出灵谷,千船军火窜焦湖”描绘了一幅战乱画面,秋夜的寒风吹过寂静的灵谷,千艘战船的火光映照在焦湖上,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混乱。

“孤生逐日空三足,碧血沉渊尚一壶”运用象征手法,以“孤生”比喻世事变迁中的个体,即使如日中天也无法长久,而“碧血沉渊”则表达了烈士的牺牲精神,虽身陷困境,但志向犹存。

最后两句,“此日弥甥辑遗事,可怜题字竟模糊”,诗人感慨自己在今日整理这些遗事,发现那些曾经题写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流露出对历史痕迹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题字的感慨,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以及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今年春雨极多而吾乡水无储蓄四月中泄钱湖以种稻数日又竭有感而作(其一)

七乡早泄钱湖水,三日俄成涸辙鱼。

天帝似应怜瘠土,杞人空自念农书。

谁家闭籴思安枕,有吏催科尚满车。

自古勤民在沟洫,长官何以奠勾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今年春雨极多而吾乡水无储蓄四月中泄钱湖以种稻数日又竭有感而作(其二)

宣房沛泽未全消,蒿目流民叹不毛。

万户尽资农部食,诸君谁念圣躬劳。

犹传淮泗河防亟,又报荆吴米价高。

天末逐臣如鴳鼠,惊心先在甬江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今年春雨极多而吾乡水无储蓄四月中泄钱湖以种稻数日又竭有感而作(其三)

澄湖旧足三河注,嘉泽谁将片石磨。

忆昔置田驱积菶,于今抟土阏洪波。

饥金穰木原难料,堰废堤荒可奈何。

夜向重霄觇月晕,神膏那得骤滂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夜与谷林坐天目山房看月谈及倪文正公筑露台以种竹及以徽墨涂壁各林欣然思效之率尔有作

衣云阁外万竿竹,绝地累土高十寻。

尚书于此著《儿易》,黄芽竞茁苍精吟。

梦吞三爻美东箭,老人犹自有童心。

童心太古玄又玄,黝墨馀波四壁淋。

坐教三天都中贤太守,兼车十笏贡南金。

歙溪石液愁竭泽,黄山松鬣嗟焚林。

方程夜共山鬼泣,风篁飒飒为之传哀音。

通人好事成奇癖,而今但有荒邱岑。

竹耶墨耶双消沉,我过始宁泪满襟。

昨宵山房看新月,庖羲一丸正在参。

危坡绝顶更如砥,古墙八面都成阴。

龙飞凤舞远峰至,苍茫茸薄传寒砧。

酒阑为话平泉旧,主人不觉怀古深。

顿拟高置此君座,空中卧听磨戛球琅琳。

研田残膏足挹注,黑云垂天清不淫。

更须我撰火招词,追招尚书听素琴。

祗忧天目天光遮不见,老蟾漆黑空萧森。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