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寝

碧桐阴尽隔帘栊,扇拂金鹅玉簟烘。

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唯见下裳红。

烦襟乍触冰壶冷,倦枕徐敧宝髻松。

何必苦劳魂与梦,王昌只在此墙东。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碧绿的梧桐树阴已消退,隔着帘子还能感受到凉意,扇子轻轻拂过金鹅玉簟,带来微微的暖意。
扑上香粉更显肌肤滑腻,解开衣裳只见下身的红色衣裙。
烦闷的心情突然被清凉的气氛触动,疲惫的枕头慢慢倾斜,秀发散乱如宝髻松开。
何必苦苦追寻梦境和魂牵,王昌他此刻就在这面墙的东边。

注释

碧桐:绿色的梧桐树。
帘栊:窗帘或窗户。
扇拂:用扇子轻轻扇动。
金鹅玉簟:装饰华丽的床席。
扑粉:涂抹香粉。
香体:香气四溢的肌肤。
下裳红:红色的下装。
冰壶:比喻清冷的气氛。
宝髻:贵妇人的发髻。
墙东:指具体的位置,可能暗示隐秘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中午时分,室内幽静凉爽的景象。"碧桐阴尽隔帘栊"一句,设定了场景,碧绿的桐树叶子遮挡住了阳光,只有微弱的光线透过窗棂进入室内,营造出一种清凉幽静的氛围。"扇拂金鹅玉簟烘"则写出了主人公使用精致的玉制扇子轻轻摇晃,以消暑解烦。

接着,"扑粉更添香体滑"一句,表达了室内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可能是来自于化妆台上的脂粉,增添了一种柔和细腻的感觉。"解衣唯见下裳红"则描绘出主人公在酷热中稍微解开衣衫,只露出一片衣襟下的鲜艳颜色,这里的"红"可能暗示着室内的温暖和私密。

接下来的两句,"烦襟乍触冰壶冷,倦枕徐敧宝髻松"则写出了主人公因为热意或许是困倦,头发蓬乱,靠近冰冷的水壶,却仍旧感到疲惫,头颈上精美的髻饰也变得鬆松。

最后两句"何必苦劳魂与梦,王昌只在此墙东"表达了一种对远离尘嚣、安享清闲生活的向往。主人公似乎在说,不需要过度地追求功名利禄,让心灵和梦想得到释放,因为理想中的生活(王昌)就在这堵墙的东边,也就是近在咫尺。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避暑、享受清凉与宁静时光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秋村

稻垄蓼红沟水清,荻园叶白秋日明。

空坡路细见骑过,远田人静闻水行。

柴门狼藉牛羊气,竹坞幽深鸡犬声。

绝粒看经香一炷,心知无事即长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夏课成感怀

别离终日心忉忉,五湖烟波归梦劳。

凄凉身事夏课毕,濩落生涯秋风高。

居世无媒多困踬,昔贤因此亦号咷。

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屐子

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屧红托里。

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乾宁三年丙辰在奉天重围作

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

贼火遍郊坰,飞燄侵星汉。

积雪似空江,长林如断岸。

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