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
贼火遍郊坰,飞燄侵星汉。
积雪似空江,长林如断岸。
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人夜晚巡城的孤独与忧伤之情。"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一句,既表明了时间是在寒冷的夜晚,也通过“衣襟满霜霰”来形象地展示出军人的辛苦与孤独。
紧接着,“贼火遍郊坰,飞燄侵星汉”两句,则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惨烈景象。"贼火"指的是敌人所点燃的大火,它们像是在郊外和土坡上蔓延开来,而"飞燄侵星汉"则形容战火连天,直逼星辰,显现出一场大战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
诗的后两句“积雪似空江,长林如断岸”通过对比,将积雪比作空旷的大河,而长林则像断裂的岸边。这样的景象不仅描绘出严冬的荒凉,更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破碎与隔绝。
最后,“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一句,则是诗人站在女墙之上,对着夜空发出了深长的叹息。这里的“女墙”通常指的是城墙的一部分,而诗人在此处独自一人,凭栏远眺,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来。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与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军人在战争中的孤独、忧伤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眉如半月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阑。
孤灯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单。
想美人兮云一端,梦魂悠悠关山难。
空房展转怀悲酸,铜壶漏尽闻金鸾。
呵花贴鬓黏寒发,凝酥光透猩猩血。
经过洛水几多人,唯有陈王见罗袜。
两岸绿芜齐似剪,掩映云山相向晚。
船头独立望长空,日艳波光逼人眼。
何处遇蔷薇,殊乡冷节时。
雨声笼锦帐,风势偃罗帏。
通体全无力,酡颜不自持。
绿疏微露刺,红密欲藏枝。
惬意凭阑久,贪吟放盏迟。
旁人应见讶,自醉自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