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役何时了,年年骨肉分。
春风来汉棹,雪路入商云。
水险溪难定,林寒鸟异群。
相逢聊坐石,啼狖语中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长途跋涉中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旅途的艰辛。"行役何时了,年年骨肉分"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痛苦,时间似乎无尽头地延续着,每年的离别都如同刀割般撕裂着骨肉。
接下来的"春风来汉棹,雪路入商云"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汉棹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树木,而“春风”与“雪路”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季节的变化和旅途的艰难。
"水险溪难定,林寒鸟异群"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困苦。水流湍急、溪谷曲折不定,加上林间的严寒和鸟儿的孤独,共同构筑了一幅荒凉而又充满挑战的自然画卷。
最后两句"相逢聊坐石,啼狖语中闻"展现了诗人在途中的偶遇与休憩。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与同路之人的偶然相遇,也能带来一丝温暖和慰藉。而“啼狖”一词,则增添了一份野趣,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行旅生活感慨与自然描写的作品,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不详
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
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
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
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
广苇夹深流,萧萧到海秋。
宿船横月浦,惊鸟绕霜洲。
云湿淮南树,笳清泗水楼。
徒悬乡国思,羁迹尚东游。
江钟寒夕微,江鸟望巢飞。
木落山城出,潮生海棹归。
独吟霜岛月,谁寄雪天衣。
此别三千里,关西信更稀。
身向闲中老,生涯本豁然。
草堂山水下,渔艇鸟花边。
窥井猿兼鹿,啼林鸟杂蝉。
何时人事了,依此亦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