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岩杂言(其二)

念念无生自入微,瓶中米尽腹中饥。

夜深月下敲门急,道者蕉溪托钵归。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士生活图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念念无生自入微”,诗人以“念念无生”开篇,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仿佛在说,心灵的觉醒与解脱,无需外在的引导,只需深入内心,就能达到微妙的境界。“自入微”则强调了这种领悟是个人内在的发现,而非外界强加的。

“瓶中米尽腹中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瓶中无米,肚子饥饿,来比喻精神层面的匮乏与追求。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描述,更深层地反映了对精神满足的渴望和对自我内在世界的探索。

“夜深月下敲门急”,画面转为夜晚,月光洒落,静谧而神秘。深夜访客的急促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也带来了某种期待或不安。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转变或启示。

“道者蕉溪托钵归”,“道者”指的是修行之人,他们或许是在寻求精神上的指引或是自我超越。在蕉溪边托钵而行,象征着行脚僧的修行之路,同时也暗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终,“归”字点明了旅程的结束,意味着修行者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或是得到了某种启示,准备返回自己的生活或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与内心的对话中获得的平静与启示。它不仅是一首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颂歌。

收录诗词(33)

无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岩杂言(其三)

跏趺默数鼻中息,始促须知久自长。

日晚下床行一遍,石炉烧过几行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松岩杂言(其四)

心无可了何须了,道本无成作底成。

野性好为泉石伴,隐居不是为逃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松岩杂言(其五)

山中十日九日雨,树头青青落不住。

白犬寻踪入草间,惊起竹鸡飞上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遇]韵

松岩杂言(其六)

秋旦阴阴电光闪,起洗沙锅煮藜糁。

细拨垆中火种无,邻寺疏钟隔重崦。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