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天末逢故人》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壮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不耐秋风摇落后,与君把袂看飞蓬”以秋风落叶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愁。与友人相携而行,共同面对自然界的凋零,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孤独与脆弱。
颔联“关山无地干戈息,江海何年笑语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关山阻隔,战乱未息,两地相隔,何时才能再次欢聚一堂,共享笑语?这不仅是对现实困境的感叹,也是对和平与相聚的渴望。
颈联“岁晏柳条那忍折,天涯车辙尚难通”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岁末时节,柳条虽美,却难以折取,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不可触及;而天涯车辙,道路不通,更是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与无法相见的痛苦。
尾联“萧条更问桑乾路,目断园陵烟雾中”以更加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画面。询问着通往桑乾的道路,目光望向烟雾缭绕的园陵,既是对故人所在之地的追寻,也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