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带香入鲍肆,香气同鲍鱼。
未入犹可悟,已入当何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邺的作品,名为《杂诫》。从诗中“带香入鲍肆,香气同鲍鱼”两句,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艺术加工。在这里,“鲍肆”指的是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放在特制的容器中煮熟,而“带香入鲍肆”则是指在烹饪过程中加入香料,让食物吸收香味。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人对美食的讲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情趣的捕捉。
接下来的两句“未入犹可悟,已入当何如”则是作者对于这种烹饪过程中香气与食物融合的感慨。这里,“未入犹可悟”可能是在说,即便只是看着尚未加入鲍肆中的食物,也能预料到它将会散发出怎样的香味;“已入当何如”则是在询问,一旦这些食物与香气在烹饪中融合,它们又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态和效果。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感的追求和对味觉享受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未知变化的好奇和期待。这样的诗歌,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观察,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与表达。
不详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八月江上楼,西风令人愁。
携酒楼上别,尽见四山秋。
但愁今日知,莫作他时疑。
郎本不住此,无人泣望归。
何水不生波,何木不改柯。
遥知明日恨,不如今日多。
将心速投人,路远人如何。
寒女面如花,空寂常对影。
况我不嫁容,甘为瓶堕井。
西郎何事面西方,欲会东郎隔大江。
自古朋良时一遇,东郎未会恨斜阳。
吴宫城阙高,龙凤遥相倚。
四面铿鼓钟,中央列罗绮。
春风时一来,兰麝闻数里。
三度明月落,青娥醉不起。
江头铁剑鸣,玉座成荒垒。
适来歌舞处,未知身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