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宴

吴宫城阙高,龙凤遥相倚。

四面铿鼓钟,中央列罗绮。

春风时一来,兰麝闻数里。

三度明月落,青娥醉不起。

江头铁剑鸣,玉座成荒垒。

适来歌舞处,未知身是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吴王宫殿高耸,龙凤雕像相对立。
四周响起金鼓钟声,中央排列着华丽的丝织品。
春风偶尔吹过,兰花香气能飘数里。
月亮落下三次,美女们沉醉不醒。
江边铁剑似乎在鸣叫,昔日的玉座已成废墟。
刚才还是歌舞之地,如今却不知自己是否成了鬼魂。

注释

吴宫:指吴王的宫殿。
龙凤:象征皇权和吉祥。
铿鼓钟:形容乐器声音响亮。
罗绮:精致的丝织品。
兰麝:兰花和麝香,代指香气。
数里:几里远的距离。
青娥:古代对年轻女子的美称。
醉不起:喝得大醉不能起身。
江头:江边。
玉座:皇帝的宝座。
荒垒:废弃的城堡。
歌舞处:曾经举行歌舞的地方。
未知:不清楚。
身是鬼:自身已变为鬼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凋敝的景象,通过对吴国古都的描述,展现了历史沧桑和时光荏苒。开篇“吴宫城阙高,龙凤遥相倚”一句,便设置了一种宏伟而孤寂的氛围,城墙与宫殿之高,显得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四面铿鼓钟,中央列罗绮”继续渲染了这种气氛。古代宫廷中常有鼓钟和罗绮作为装饰或用于礼仪之用,但在这首诗中,它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空洞的声音与寂寞的景象。

“春风时一来,兰麝闻数里”则是对自然界的描写,春风带来的不仅是生机,更有可能是过去美好记忆的唤醒。然而,这种美好也只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实质中已然难寻。

“三度明月落,青娥醉不起”一句,则透露出一种哀愁与无奈。月亮下凡的神话故事,在这里被用来形容一个已经过去的夜晚,而那位仙女般的美人却因醉酒未能醒来,或许象征着昔日繁华如同梦一场。

“江头铁剑鸣,玉座成荒垒”则是对武力与权力的描绘。铁剑之声在江边回响,而原本庄严的玉座,如今却成了废墟,这是对过去战争和毁灭的隐喻,也映射出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最后,“适来歌舞处,未知身是鬼”则是在说,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宴会之地,如今却变得荒凉无比,以至于连自己是否还在人世也难以分辨。这里的“身是鬼”,不仅可以理解为物理上的消亡,更有可能指的是精神层面的迷失与虚无。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宫古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实荒凉之间落差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于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110)

曹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 字:业之
  •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 生卒年:约816~875

相关古诗词

弃妇

嫁来未曾出,此去长别离。

父母亦有家,羞言何以归。

此日年且少,事姑常有仪。

见多自成丑,不待颜色衰。

何人不识宠,所嗟无自非。

将欲告此意,四邻已相疑。

形式: 古风

杏园即席上同年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形式: 古风

和谢豫章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谢病

碧树杳云暮,朔风自西来。

佳人忆山水,置酒在高台。

不必问流水,坐来日已西。

劝君速归去,正及鹧鸪啼。

形式: 古风

和潘安仁金谷集

太守龙为马,将军金作车。

香飘十里风,风下绿珠歌。

莫怪坐上客,叹君庭前花。

明朝此池馆,不是石崇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