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仙人桥望西峰红树

白云之半西峰西,秋树十万红锦披。

紫金交注宝丝网,碧海晴拥珊瑚枝。

西风泠泠时中之,云璈宛转清商移。

采旄飏云巫女下,豹旗揭雨山鬼啼。

枝枝叶叶迎薄寒,山僧野客争来看。

关河岁晚金气肃,青帝假尔丹砂颜。

外方作态中则病,色若可怜心不竞。

山烟欲暝严霜飞,松柏萧萧有本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锴的《坐仙人桥望西峰红树》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景图。首句“白云之半西峰西”以云雾缭绕的西峰为背景,给人以高远之感。接下来的“秋树十万红锦披”生动地刻画了满山枫树如火如荼的绚丽景象,犹如万丈红锦披挂。

“紫金交注宝丝网”运用比喻,将秋叶比作紫金交织的宝网,增添了神秘与华贵的气息。“碧海晴拥珊瑚枝”则以珊瑚比喻红叶,形象地描绘出秋色的鲜艳和碧空的清澈。

“西风泠泠时中之,云璈宛转清商移”通过西风吹过和云璈(古代乐器)的清音,营造出宁静而凄美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转。“采旄飏云巫女下,豹旗揭雨山鬼啼”则引入神话色彩,增添了神秘和幽深的意蕴。

“枝枝叶叶迎薄寒,山僧野客争来看”描绘了山中景色吸引着游人驻足欣赏,而“关河岁晚金气肃,青帝假尔丹砂颜”则借自然现象表达岁月更迭,红叶因秋至而显得更加鲜艳。

最后,“外方作态中则病,色若可怜心不竞”揭示了红叶虽美,却蕴含着生命短暂的哲理,而“山烟欲暝严霜飞,松柏萧萧有本性”则以松柏的坚韧反衬红叶的娇艳,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西峰红树的描绘,寓言人生无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后踏雪听倒影潭水

野鸡乱印前溪步,槎牙玉削沙头树。

芒鞋踏雪雪不污,捷辟西南人潭路。

群动蛰伏万籁喑,飞空激响潭流深。

黄钟大吕方并扣,金奏地下惊欲走。

我有深情久相对,青藤杖击层冰碎。

乌黔鹄白天不移,湛然独立空明外。

形式: 古风

题李卫公待渡图

太原公子方隶军,药师却渡黄河津。

津头萧萧风雪暮,亦是寻常行路人。

惊龙怒虎易形似,难画英雄当此际。

常山太华隐欲动,千尺光芒垂至地。

短衣长剑奇仿佛,妙处胸中如有物。

赤云敢击天子气,黄金待铸通侯骨。

呜呼丈夫古来抱奇诡,宛转几人岩下死!

射钩倘恶晋公子,骅骝又死盐车底。

形式: 古风

古藤歌

葛甥东园余古藤,十年委弃栖陂艿。

支离不死亦不生,根蟠元气犹支撑。

枯条高折兕角秃,朽腹半裂鱼膏青。

有时一花两花发,流苏倒挂红丝绳。

沈精阴脉自得主,枯菀不假春风能。

一朝移根忽我寄,伧父邪许牛车胜。

白茅用藉索以约,龙胡或见髯鬅鬙。

云中飙举帝子下,丘园帛贲徵君行。

城南沃土买百篑,活水远汲长河清。

封殖灌溉不遗力,高杉复架藤花棚。

酹君杯酒慎莫死,老夫与若聊相凭。

形式: 古风

新竹歌

少年日作江南游,大竹小竹青满眼。

菅茅土苴不足惜,樵父编篱渔作断。

蓟丘在昔植汶篁,不信于今此物罕。

丰台土膏颇润湿,人夺天工尚强勉。

西施在越了不觉,异人寄赵珍无算。

青钱一百栽一本,琅玕琬琰矜殊产。

王猷宿好老不已,购之不惜衣裳典。

鹿车辚辚为我辇,老竹如麻雉子短。

晨昏芟剔手自护,已疗山翁十年懒。

三月春风泠然善,江烟水色纷萧散,忽然移我三湘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