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兼善工夫自古难,有谁志学合伊颜。
儒先拈得四书出,名相措诸万事閒。
功向时危尤易见,道于世运实相关。
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寰的作品,名为《寿周丞相益公(其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官员德才兼备、治国有道的诗篇。
“兼善工夫自古难,有谁志学合伊颜”两句表达了对周丞相益公德才双馨、难得的赞美。这里的“工夫”指的是修养和技艺,而“兼善”则意味着既有道德上的修为,又有技术或技能上的精湛。这两者在古代社会中常被视作理想的人格特质,故而作者感叹这种完美结合自古以来就是难能可贵的。而“伊颜”指的是古代的圣贤,如伊尹、颜回等,他们以德行高尚著称,因此这里用来比喻周丞相益公的品格。
接着,“儒先拈得四书出,名相措诸万事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益公不仅在学问上有所建树,更是在政治上的治理能力。这里的“儒先”指的是儒家之首,即孔子;“四书”是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代表了高深的学问。而“名相”则直接称呼周益公为著名的宰相,能够处理各种事务,显示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下面,“功向时危尤易见,道于世运实相关”两句强调了周益公在危急关头所展现出的能力与智慧对于国家大局的重要性。“功向时危尤易见”意味着在国家面临危机之时,益公的贡献和功绩尤其显著。而“道于世运实相关”则说明他的治国之道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国家长久安宁的关键所在。
最后,“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两句表达了即便是浅尝辄止的讨论,也能体现出周益公治理国家的效果。这里的“鲁论”指的是儒家学说,而“一半”则意味着即使只是浅薄地学习和理解,也能够收获实效。而“寿国应须安似山”则是对周益公长期稳固如山般维护国家安全与繁荣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周丞相益公德才兼备、治国有道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家的崇高评价和深切期待。
不详
昨陪骏马骤芳尘,怪得梅花喜色新。
恰则祝尧开瑞节,居然生甫已今辰。
冰壶缓度壶天日,翠玉交辉玉树人。
天下至荣公占尽,綵衣皂盖更青春。
佩玉徐行胜急驰,悠然滋味独深知。
地当韩愈分符处,人羡买臣怀绶时。
已出六奇陪授钺,更藏一著要观棋。
经纶毕竟还精密,大任非公更属谁。
厌逐京华辇路尘,归来杰阁敞虚明。
斜阳两岸暮山紫,明月一天秋水横。
芳草尽头黄犊乐,芦花深处白鸥声。
是中不仗诗模写,一片丹青可得成。
穆陵老进士,归侍白云乡。
前辈风流远,斯文感慨长。
平生足千载,盛德在诸郎。
斜日城头路,寒梅立莽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