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山

昌山峡口日西斜,兰渚维舟近酒家。

水漱树根龙露爪,石排江岸虎交牙。

路回佛寺藏深坞,风动渔舟扫落花。

再拜灵均献蘋藻,月明环佩下汀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昌山峡口的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首句“昌山峡口日西斜”,以夕阳西下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同时也为后续的景物描写铺垫了背景。

“兰渚维舟近酒家”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峡口附近的一片兰花盛开的小洲,一艘小船停泊在岸边,不远处是售卖酒水的店铺。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与安宁。

接下来,“水漱树根龙露爪,石排江岸虎交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水边树木和岩石的形态。树根仿佛是龙爪露出水面,岩石排列在江岸,又似虎牙交错,形象地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威严,同时也赋予了景物以生命力。

“路回佛寺藏深坞,风动渔舟扫落花”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曲折的小路通向隐藏在山谷中的佛寺,微风吹过,不仅带动了渔舟的轻摇,也扫起了地上的落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再拜灵均献蘋藻,月明环佩下汀沙”两句,通过祭祀屈原(即灵均)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与历史的敬仰之情。在月光皎洁的夜晚,祭祀者献上蘋藻,仿佛能听到环佩叮咚的声音,落入沙洲,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富含人文关怀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76)

欧阳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 生卒年:1314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赐经筵官酒次苏伯修韵

鳌极天初补,娥池月已修。

鲜飙生广厦,清旭映垂旒。

玉漏聪无壅,重瞳视不流。

凝神思燕翼,虚己纳鸿猷。

章撤金炉灺,筵收玉斝浮。

甘泉归步远,太液便程优。

鹦鹉栖宫树,鵁鶄避客舟。

商耆戋汉币,瀛俊膳唐羞。

名辈应相语,明时岂易酬。

徘徊西掖晚,雁影度延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天历庚午会试院中马伯庸尚书杨廷镇司业及玄皆乙卯榜进士偶成绝句纪其事出院明日有敕督修经世大典又成小诗寄诸弟(其一)

省垣东畔至公堂,十五年前战艺场。

饱食大官无补报,两科来此校文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