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岷山的壮丽景色。首句“尺幅衡笺画蜀山”,开篇即以“尺幅”形容画作的大小,巧妙地将画面与实际山川相联系,仿佛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缩小版的蜀山画卷。接着,“云岚层叠许谁攀”,通过“云岚”的层层叠叠,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山之险峻,难以攀登。
“密围古树四时翠,独闭柴扉镇日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古木参天、四季常青的景象,以及山间静谧的氛围,仿佛世外桃源,远离尘嚣。古树的密围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山林以生命力。
“苔色侵眸纷绿缛,溪声入耳隐潺湲”则将视线转向地面和听觉,苔藓的绿色蔓延开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溪水的声音在耳边轻轻流淌,既有动听的旋律,又带有一份宁静与和谐。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山水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
最后,“浑如雨霁轻烟敛,矗矗棱峰濯晓鬟”以雨后初晴、轻烟散去的景象为背景,突出山峰的挺拔与秀美,如同清晨梳洗后的女子发髻,既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又不失其柔美的一面。整首诗通过对岷山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