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仙姑回马上作

至和岁甲午,德音绝常轨。

宽徭且宥罪,外复讲群祀。

君言一朝发,人神共悦喜。

今我官浦阳,距邑越十里。

闻有仙姑祠,独弗识何氏。

按图得本原,云是黄帝女。

当年追仙游,兹地倏轻举。

于今数千载,庙貌尚留此。

几欲私谒款,吏事日劳止。

遽会郡符降,奉行德音止。

以庙隶邑境,俾我即祠所。

诘朝叩庭下,牲体已夙庀。

岿然重林间,楹桷极华美。

姑一妇人焉,血食反无已。

丹朱虽男儿,而又作尧子。

生失四海位,没同若敖鬼。

大夫不自立,始信徒为尔。

形式: 古风

翻译

至和年间甲午年,皇帝的旨意超乎常规。
宽免徭役且宽容罪过,对外又举行多样的祭祀活动。
君王一语既出,人神皆欢欣鼓舞。
如今我在浦阳任职,离城约十里。
听说有个仙姑祠,却不知是哪家的。
查阅地图找到根源,说是黄帝的女儿。
当年她追寻仙道,此处忽然腾空而起。
至今已数千年,庙宇仍保存完好。
我曾想私下拜谒,但公事繁多未能成行。
突然接到郡令,要我执行皇帝的旨意。
将庙宇划归县治,我就在祠堂附近。
清晨来到庭院,祭祀用品早已准备妥当。
庙宇矗立于重重林木间,梁柱华丽非凡。
这仙姑不过一女子,却享受着永续的祭祀。
丹朱虽是男子,却如同尧的儿子般受尊崇。
生前未坐天下,死后却如若敖氏般受敬仰。
官员不能自立,最初的信仰便源于此。

注释

德音:皇帝的圣旨、善言。
常轨:常规、惯例。
宽徭且宥罪:宽恕徭役并宽容罪行。
群祀:多种宗教或祭祀活动。
血食:祭祀时供奉的食物,象征对神灵的供奉。
丹朱:传说中的人物,黄帝之子。
若敖鬼:若敖氏的后代,比喻名声败坏的人。
大夫:古代官职,这里指地方官员。
信徒:信仰者,此处指最初对仙姑的崇拜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祠仙姑回马上作》,描绘了至和年间皇帝发布仁政,宽恕刑罚并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景。诗人当时在浦阳任职,听说有仙姑祠但不知其来历,查阅资料后得知是黄帝的女儿。祠庙历史悠久,仙姑的祭祀活动从未中断。诗人本想亲自拜谒,但因政务繁忙未能成行。后来接到命令,祠庙归属邑境,他得以近观。次日清晨,看到祠庙庄重华丽,仙姑像前供品完备,感叹仙姑虽为女性,却受到尊崇,如同男儿尧的儿子。诗中还提及了历史人物丹朱和若敖鬼的故事,暗示了仙姑地位的崇高。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古代礼制和仙姑信仰的感慨,以及对皇恩浩荡的敬意。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结交行

贵友高车照簪组,富友黄金轻粪土。

二友方论富贵交,以漆倾胶入心腑。

一朝金尽囊无馀,门前不见簪组车。

贵人今车底似昔,早失黄金旧时客。

由来结交要势均,一轻一重难为人。

滔滔世上耳馀辈,寂寥管鲍今埃尘。

交情以势不以义,今日虽同明日异。

君子结交自有持,贱贫富贵不我移。

形式: 古风

诫言

君子言欲艰,出口终身惧。

众人易由言,朝出暮已渝。

言之于一身,譬若户藉枢。

尔枢苟不慎,彼户将谁扶。

不重一语言,是轻六尺躯。

志言要有成,不成陷半涂。

耻言在克悛,不悛行卒污。

今吾观众人,一言异朝晡。

尔志既可见,尔耻复若无。

行将小人归,呜呼尔非夫。

形式: 古风

贺陈右司生辰

悠悠大块间,万类纷相敌。

伟哉拔俗人,真宰岂无力。

六经陷邪说,释儒共一律。

天未丧斯文,公生抱绝识。

著书罗古今,射策开胸臆。

前辈几欲尽,后来昧所适。

天将激颓波,公生秉孤直。

数谏难居中,三已无愠色。

海宇属无虞,天工或旷职。

天保祐皇帝,公生蕴奇德。

培拥栋梁姿,一旦壮王国。

禁网虽小宽,疲俗未全逸。

惟天念我民,公生富才术。

发扬云雨势,诸方待膏泽。

天既责公深,眉寿夫何惜。

行看佩相印,不羡登仙籍。

南山雅望重,北斗威声赫。

禀生固难朽,吐纳自不息。

惟昔轩冕徒,尤喜山林迹。

留侯追赤松,志就亦何益。

傅说为列星,但已脱寰域。

孰如我公贵,与国长无极。

形式: 古风

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

释子群群蹈一辙,类能恐诱鼓师说。

彼上人者剑外来,独许清吟调风月。

就我乞诗归甬东,三叩宾阶通刺谒。

何时腰下解瓶盂,岩窦应逢先腊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