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斋本与茶村相契及国初竟陵谭侍讲主试江宁致敬于茶村如燕太子所以事荆卿者茶村叩之则长跪流涕曰欲先生为吾家报世仇也茶村嘿然是日饯别侍讲诗有云海内于今枉可怜江南遍唱李龟年指牧斋也而是后操戈于初有学集者实由之始矣唐丈南轩语及因纪以诗

门户纷纶祸未休,可怜文字亦戈矛。

当年宿老先挑衅,易世儿曹继复仇。

彼我相观均一笑,古今岐视实同邱。

须知根柢皆疏薄,谁是江河万古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牧斋本与茶村相契》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通过深邃的历史视角和犀利的文笔,揭示了文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悲凉。

首联“门户纷纶祸未休,可怜文字亦戈矛”开篇即点明了文人之间争斗不息的现实,将文字比作锋利的戈矛,形象地描绘了文人间的激烈对抗。颔联“当年宿老先挑衅,易世儿曹继复仇”进一步阐述了这种争斗的起源,从老一辈的激进到年轻一代的继承,展现了文人斗争的连续性和传承性。

颈联“彼我相观均一笑,古今岐视实同邱”则表达了对这种争斗的讽刺与无奈,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面对文人的相互攻击,都只能以苦笑应对,反映出文人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尾联“须知根柢皆疏薄,谁是江河万古流”则提出了对文人根基的质疑,指出真正的文脉和精神传承才是永恒的,而那些表面的争斗和对抗最终都将被时间冲淡。

全诗通过对文人争斗的深刻剖析,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性弱点的洞察,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文化传承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苕上莲花庄泊舟因访清容轩故址

宗姓真磷角,公孙亦凤毛。

相寻白蘋渚,握手话风骚。

我亦勾馀客,清才愧二豪。

一枝何处是,七观已萧寥。

形式: 五言律诗

小山堂赋荔枝酒(其一)

一瓮离支酒,迢迢自粤中。

谁怜成粹白,几费擘轻红。

味以淡弥旨,香缘清若空。

乍疑错着水,牵率谱诗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小山堂赋荔枝酒(其二)

闻道三年后,芳膏变墨香。

风尘感缁素,物态反苍黄。

守白应难久,通元别有方。

劳君且封闭,莫漫倒樽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胡京兆鹿亭制墨最精近日散亡殆尽钝轩贻予一丸因赋二律(其一)

敬义堂中五鬣精,取材百和莫能京。

望云梦入黄山近,染翰香同赤水清。

柏府严霜留点漆,蕉窗寒露发光莹。

昔贤撰搆谁能继,磨墨磨人愧后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