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日居多隐遁情,微官犹喜得山城。
腹中洞视浑无物,身外何因更有名。
忽忆放船苕水去,终期背郭草堂成。
故乡一别三千里,看见池塘草又生。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名为《刘端父御史见和初到济南诗次韵答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虽身处微官,却仍喜爱山城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自省内心空洞,认为身外之名实则无关紧要。他回忆起过去放舟苕水的情景,表达了将来在草堂归隐的期待。最后,诗人感慨离别故乡已逾千里,但故乡的池塘依旧生机勃勃,仿佛时间并未改变一切。
此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赵孟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
岂不怀归苦未闲,宦情羁思不成欢。
可能治郡如龚遂,只合临流似幼安。
棋局懒从先处着,医方留取用时看。
夜来梦到苕溪上,一枕清风五月寒。
巳无新梦到清都,空有高情学隐居。
贫尚典衣贪购画,病思弃研厌求书。
圉人焚积夜防虎,溪女叩扉朝卖鱼。
困即枕书饥即饭,谋生自笑一何疏。
手种青松一万栽,山堂留得翠屏隈。
推窗绿树排檐入,临水红桃对镜开。
山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傍夕阳来。
老妻亦有幽栖意,数日迟留不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