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广江驿示韦益

莫惜三更坐,难消万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

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不要吝啬熬夜相守,因为心中的情感难以消除。
我们一同欣赏同一轮明月,身处广州城中。
泪水随着月光洒满面庞,灵魂随着夜半鹊鸣而惊动。
托腮凝思家乡之情,直到鸡鸣时分仍默默无言。

注释

莫惜:不要吝啬。
三更:深夜。
坐:坐着。
难消:难以消除。
万里情:深远的情感。
同看:一同观赏。
一片月:同一轮月亮。
俱在广州城:都身处广州城。
泪逐:泪水随着。
金波:明亮的月光。
满:充满。
魂随:灵魂跟随。
夜鹊:夜半的喜鹊。
支颐:托腮。
乡思:思乡之情。
断:中断。
无语:沉默不语。
鸡鸣:公鸡打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难以排遣的乡愁。"莫惜三更坐,难消万里情"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仍然沉浸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中,而这种情感是难以消散的。"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则通过共赏明月这一共同行为,强调了自己与他人(可能是友人或同僚)的相互陪伴,同时也凸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一句,通过泪水如溪流般不断涌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哀伤与悲痛,而"魂随夜鹊惊"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情绪,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灵魂似乎也随着夜间的鸟鸣声飘然而去,显得无比凄凉。

最后两句"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则是对前述情感的一个总结。"支颐"即是托腮的手势,常用来形容深思或忧伤,诗人支颐沉思,乡愁如断线一般难以续上。而当鸡鸣报晓,夜已将尽,却仍旧无言,只能默默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天。

这首诗通过月亮、泪水、鸟鸣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深夜思乡图,让人读之有不尽的遐想。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其一)

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从云涨迥,路上碧霄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中秋维舟君山看月二首(其二)

熠耀游何处,蟾蜍食渐残。

棹翻银浪急,林映白虹攒。

练彩连河晓,冰晖压树乾。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中秋越台看月

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云安

滩恶黄牛吼,城孤白帝秋。

水寒巴字急,歌迥竹枝愁。

树暗荆王馆,云昏蜀客舟。

瑶姬不可见,行雨在高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