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侍御招饮七里香花下(其一)

铃阁清严碧槛凉,一丛玉蕊正芬芳。

琼姿乍怯秋初雨,花气浑同夜合香。

绣斧筵前歌白雪,银鬟窗外舞霓裳。

擎杯细把山矾嗅,沁我诗肠润酒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七里香花下的宴饮场景,充满了浓郁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句“铃阁清严碧槛凉”以清雅之景开篇,铃阁的清静与碧栏杆的清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接着,“一丛玉蕊正芬芳”将视线引向了花丛中盛开的花朵,以“玉蕊”形容花朵的洁白与高贵,同时“正芬芳”则强调了花香的浓郁与诱人。

“琼姿乍怯秋初雨”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的娇嫩与秋雨的轻柔结合,表现了花朵在初秋细雨中的脆弱与美丽。“花气浑同夜合香”则进一步深化了花香的特质,将七里香的香气与夜合花的香气相提并论,突出了花香的迷人与独特。

“绣斧筵前歌白雪,银鬟窗外舞霓裳”两句通过宴会的场景,展现了主人的热情与豪迈。绣斧筵前的歌声如同白雪般纯净高雅,窗外银鬟的舞蹈则如霓裳般绚烂夺目,两者相互映衬,增添了宴会的华美与欢乐气氛。

最后,“擎杯细把山矾嗅,沁我诗肠润酒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渴望。手持酒杯,细细品味山矾的香气,不仅让诗人的思绪得以滋润,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七里香花下宴饮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乐以及艺术之韵,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1)

庄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监生。七年(1742)升福建建宁知府,八年(1743)任分巡台湾道按察史司副使。在台期间,曾重修东安坊、台湾府儒学。范咸、六十七重修《台湾府志》时,曾负责协纂之工作。著有《澄台集》一卷

  • 字:榕亭
  • 籍贯:江苏长洲
  • 生卒年:1741

相关古诗词

范侍御招饮七里香花下(其二)

密叶繁葩绿玉丛,朝霞掩映雪玲珑。

唐昌观里依稀似,后土祠边想象同。

满砌花飞惊积霰,隔邻香透趁微风。

三年海外埋芳信,此日开筵兴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德国大使

求图对峙抗西东,天下强权属两雄。

藉重平和坚誓约,万邦齐颂息兵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有作

欧亚风云幻莫知,威廉黄祸语犹奇。

漫谈国事何艰钜,多难兴邦在此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闲散石虎墓

梦蝶园边一抔土,残碑斑驳勒石虎。

墓中虎骨化灰尘,头衔独以闲散取。

不知年代何许人,是清是明难判剖。

台湾自鼎革而还,郑氏开荒为初祖。

其时亦有济时贤,文武衣冠难仆数。

王辜卢沈张郁俞,刺桐花下诗坛聚。

正青先生别一流,好佛自作蝶园主。

之数人者我俱知,理乱不闻谢簪组。

吁嗟乎,生才乱世总不祥,不如闲散之为愈。

斯人不闻与虎群,虎亦不与斯人伍。

剩水残山一虎坟,春草秋花荐牧竖。

短歌当虎墓志铭,呜乎石虎足千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