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礼五台

飞锡晓辞师子林,五台天远谷岩深。

宝光面面金银刹,天乐时时钟磬音。

崖土亦知成佛贵,峡泉似泻祝尧心。

北归且向皇都住,莫听西风月夜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所作的《送僧礼五台》,描绘了一幅清晨僧人辞别师门,前往五台山修行的场景。首句“飞锡晓辞师子林”,形象地写出僧人手持锡杖,在拂晓时分离开师门,暗示了旅途的开始和僧人的虔诚。

“五台天远谷岩深”进一步描绘了五台山的遥远与深邃,展现了僧人将要面对的寂静与艰辛。接下来,“宝光面面金银刹”描绘了寺庙的辉煌景象,金碧辉煌的佛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象征着佛法的庄严与神圣。

“天乐时时钟磬音”则通过钟磬的声音,营造出宁静的修行氛围,仿佛连自然都在共鸣着佛音。诗人借“崖土亦知成佛贵,峡泉似泻祝尧心”表达对僧人修行的敬意,认为连山石和泉水都感受到了佛法的力量,仿佛在为他的祈愿而流淌。

最后两句“北归且向皇都住,莫听西风月夜砧”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叮嘱,希望他完成朝圣后能回到京都,不要被旅途中的思乡之情或外界纷扰所扰,提醒他专注于修行,不要被西风吹过和月夜捣衣声所打动。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修行生活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僧人修行之路的深深祝福。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粟影

岩桂花开江浦流,辟疆园里旧曾游。

天方雨粟成金色,风直吹香上玉楼。

空里宝云狮子座,镜中丝鬓鹔鹴裘。

姮娥手种谁攀得?一曲鸾笙万壑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湖光山色楼

晴峰抹出海虞山,宛在空明野水间。

范蠡不骑丹凤去,仲雍仍驾彩云还。

浪花光闪芝三秀,雾雨寒增豹一斑。

试问风帆去何许?想闻环佩玉珊珊。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张氏世寿堂

奕奕金坛世寿堂,钟才应运适相当。

练川新借光华月,吴县阴垂蔽芾棠。

孝友已堪民表率,清廉更作吏堤防。

殷勤父老求篇咏,写向奎仙品藻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经,奉简天民有道先生

矫矫金坛八十翁,翻经收得大乘功。

瞳人水剪琉璃碧,舌相香喷菡萏红。

一邑弦歌蒙子化,四窗灯火与孙同。

太平有日归阳羡,还理田园乐岁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